文档详情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发布:2025-02-16约2.6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地资源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20404)

(专业英文名称:LandResourcesManagement)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及资源学的基本理论,掌握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调查测量、土地规划与评价、地籍管理、房地产估价、城市土地开发、土地信息系统应用等基本技能训练,具有“测、绘、规、估、表、籍”和计算机应用等实践能力,能适应新时期国土、城建、规划、房地产以及相关领域工作和研究需要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主要学习与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土地开发经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土地规划、地籍管理、计算机与地理信息系统、城市土地开发的基本训练,具有土地资源管理、城市土地开发与经营的基本能力。

本专业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土地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土地资源测绘调查、土地利用规划与评价、地籍管理、土地信息系统应用的知识和能力;

(3)具有地产评估、城市土地开发与经营方面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有关土地利用与管理及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与管理政策的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1.综合素质: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身体和心理素质、进取和创新精神以及团队意识等方面。

2.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和组织管理等能力。

3.知识结构:主要包括针对能力要求应当掌握的人文知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等。

培养标准

实现途径

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类课程及实践训练

人文素质

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学术讲座

科学素质

经济学、管理学等系列课程及相关实践训练

工程素质

实验室开放项目、第二课堂,专业培养要求中的系列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类实践训练中获得

专业能力

工具性能力

英语:已满足一定要求的学生可免修外国语;以课堂教学、大量阅读、写作训练、小组讨论多种手段,训练提高英语水平。大学英语、大学外语视听训练、专业英语

信息科学: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实训、Python语言程序设计B、工程制图与识图、大学计算机A1、CAD基础与应用(地理)、文献检索

动手能力

测量实习、城市规划课程设计、航测与遥感实习、认识实习及测量竞赛等各类实践与创新活动

独立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地资源学》课程论文、《土地经济学》课程论文、《土地管理学》课程论文、MAPGIS地图制图应用实习、地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

独立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土地利用规划学课程设计、房地产估价课程设计、土地整理与复垦实习、城镇土地开发实习、数字国土实习及各类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

创新、综合能力

第二课堂与创新实践、专业综合开放实验、毕业论文及各类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

知识结构

深厚的数学基础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管理统计学B、运筹学B

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地籍测量B、会计学与财务管理A、土地资源学、土地经济学、地图制图技术、专业英语(土管)

系统、丰富的专业知识

航测与遥感、国土资源调查方法、MAPGIS地图制图、土地生态环境评价、地理信息系统、城镇土地开发、土地整理与复垦、土地管理学、工程制图与识图B、工程估价I(建筑/装饰)、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不动产估价、土木工程概论A、房地产市场营销、房地产金融、工程项目管理、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

前沿技术及管理动态

专业讲座、毕业实习及新技术参观

四、主干学科

公共管理。

五、主要课程

土地资源学、地籍测量、土地经济学、土地利用规划学、地籍管理学、土地信息系统、土地管理学、土地与房地产法规、房地产估价、城镇土地开发。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地籍测量、土地利用规划设计、不动产估价、航测与遥感、城市规划设计、土地信息系统。

七、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九、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1.课程总学时2505学时(138.5学分),其中必修课1833学时(97学分),占73.2%(70%);选修课672学时(41.5学分),占26.8%(30%)。理论教学课程学时2207(122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学时298(16.5学分)。

2.集中实践教学环节36.5学分,其中第二课堂和创新创业实践2学分。

3.本专业总学分175学分,其中实践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