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

发布:2025-02-17约2.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财务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110204)

(专业英文名称:FinancialManagement)

一、业务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会计、财务、金融、经济及管理、法律等方面的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会计业务处理和财务管理能力,能在工商、金融、建筑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财务、会计、金融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财务、会计、金融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财务、金融管理方法和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金融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和财务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财务、金融管理的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

3.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财务、金融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财务、金融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培养标准的实现矩阵

1.综合素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类课程及实践训练。

2.专业能力: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及ERP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

3.知识结构:深厚的数理基础: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实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经济法、管理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

系统、丰富的专业知识: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案例、计算机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公司治理、财务专业英语、税法、跨国公司财务、高级会计学、审计学;

前沿技术:专业新技术讲座、毕业实习及新技术参观。

培养标准

实现途径

综合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教育、思政类课程及实践训练

人文素质

文学、历史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系列课程及实践环节、学术讲座

科学素质

数学、统计学等系列课程及相关实践训练

专业素质

卓越工程师计划、实验室开放项目、第二课堂,专业培养要求中的系列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各类实践训练中获得

专业能力

工具性能力

英语:已满足一定要求的学生可免修外国语;以课堂教学、大量阅读、写作训练、小组讨论多种手段,训练提高英语水平

大学英语、大学外语视听训练、专业英语

信息科学:计算机财务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大学计算机、计算机技术实训、文献检索

动手能力

社会实践、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及ERP设计竞赛、挑战杯竞赛等各类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

独立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实验实验、统计学实验、会计信息系统实验、会计学课程设计等

独立设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财务管理课程设计、中级会计学1课程设计、税法课程设计、成本会计课程设计、管理会计课程设计、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设计、证券投资课程设计、资产评估课程设计及各类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

创新、综合能力

第二课堂与创新实践、专业综合实验、毕业设计及各类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

深厚的数理基础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B、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实验、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坚实的专业基础知识

经济法、管理学、微观经济学、金融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原理

系统、丰富的专业知识

中级会计学、财务管理、管理会计、成本会计、高级财务管理、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案例、计算机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学、资产评估、公司治理、财务专业英语、税法、跨国公司财务、高级会计学、审计学

前沿技术

专业新技术讲座、毕业实习及新技术参观

四、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经济学。

五、主要课程

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会计学、财务管理、统计学、金融学、市场营销、经济法、高级财务管理、金融市场、证券投资学、跨国公司财务、资产评估、财务分析、计算机财务管理等。

六、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实践、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

七、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为四年,学习年限为3-6年。

八、授予学位

管理学学士。

九、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比例:

1.课程总学时为2425学时(131.5学分),其中:必修课1625学时(85.5学分),占67%(65%);选修课800学时(46学分),占3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