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高中地理必修第三册_鲁教版_2024-2025学年.docx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1、在古代中国,农业社会的发展与以下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密切相关?
A.人定胜天
B.天人合一
C.顺应自然
D.改造自然
2、2、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地关系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下哪种观点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特征?
A.人地对立
B.人地共生
C.人地协调
D.人地合一
3、下列关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理环境决定论认为人类的发展完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
B、经济决定论认为人类的发展主要受经济活动的制约。
C、文化决定论认为人类的发展主要受文化因素的影响。
D、生态决定论认为人类的发展主要受生态环境的制约。
4、下列关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趋势,不正确的是:
A、从原始社会的“敬畏自然”到农业社会的“改造自然”。
B、从工业社会的“征服自然”到后工业社会的“和谐共生”。
C、从农业社会的“崇拜自然”到工业社会的“改造自然”。
D、从后工业社会的“和谐共生”到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题干:以下哪项不属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中,从对立到统一的观点?
选项:
A.人定胜天
B.人地和谐共生
C.人地相互制约
D.人地对立论
6、题干:以下哪项观点不属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中,强调人类对自然环境适应和保护的阶段?
选项:
A.人地相互适应
B.人地相互制约
C.人地相互利用
D.人地和谐共生
7、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决定论观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完全受地理环境制约
B.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受地理环境影响
C.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D.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
8、人地关系思想经历了从“地理环境决定论”到“人类中心论”再到“人地协调论”的演变过程,这一演变过程反映的是()
A.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逐渐深入
B.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增强
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提高
D.人类对地球整体性的认识逐渐加强
9、下列关于人地关系思想的描述,不属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中的观点是:
A.人定胜天,强调人类对自然的征服
B.人地伙伴论,主张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
C.人地对立论,认为人类与自然处于对抗状态
D.人地协调发展论,强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协调发展10、以下哪项不是影响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主要因素:
A.科学技术的进步
B.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
C.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知
D.人类中心主义观念的盛行
11、下列关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过程中,哪个观点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保护环境?
A.人类中心论
B.自然中心论
C.技术决定论
D.系统论
12、在以下人地关系思想演变阶段,哪一阶段主张“环境决定论”?
A.采集狩猎阶段
B.农业文明阶段
C.工业文明阶段
D.后工业化阶段
13、下列哪一种观点认为人类活动可以无限制地改变自然环境,而不会受到自然界的限制?
A.环境决定论
B.文化生态学
C.人定胜天论
D.可持续发展观
14、在古代农业社会中,人们普遍持有的人地关系观念主要是:
A.人类中心主义
B.生态中心主义
C.调和共生论
D.自然崇拜
15、以下哪位学者提出了“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概念?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柏拉图
D.钱学森
16、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人地关系思想演变中的主要阶段?
A.农耕文明阶段
B.工业文明阶段
C.后工业文明阶段
D.信息文明阶段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18分,共52分)
第一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人们认为“天圆地方”、“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材料二: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科技发展迅速,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但同时,也出现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问题:结合材料,分析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过程,并说明其主要特点。
第二题
题目描述:
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经历了从原始崇拜到征服自然,再到寻求和谐共生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以下三个阶段的人地关系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对当今社会有何启示意义。(每点5分,共15分)
原始崇拜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类对自然界充满敬畏,认为自然界的万物皆有灵性,人们的生活完全依赖于自然,对自然采取了极尽敬重的态度。
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开始大规模开发自然资源,试图通过技术手段征服自然,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时期: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人类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开始探索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