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系与曲线的极坐标方程教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讲 坐标系与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编制:马林勇 审核:赵志强 陆丽华 2014/12/21
【考点解读】
内容
要求
A
B
C
极坐标方程
√
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
【学习目标】
1.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理解极坐标系中直线、圆的方程,了解圆锥曲线的方程。
2.掌握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互化。
活动一:先独立完成,再阅读课本完善
1.极坐标系
(1)极坐标系的建立: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从O点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确定了一个极坐标系.
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M(ρ,θ).
(2)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设M是平面内任意一点,它的直角坐标是(x,y),极坐标为(ρ,θ),则它们之间的关系为x=ρcos θ,y=ρsin_θ.
又可得到关系式:ρ2=x2+y2,tan θ=yx.
2.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1)若直线过点M(ρ0,θ0),且极轴到此直线的角为α,则它的方程为:
ρsin(θ-α)=ρ0sin(θ0-α).
推导如下:如图所示,设直线l上任意一点为P(ρ,θ),在△POM中,由正弦定理,得OPsin∠OMP=OMsin∠OPM.
因为∠OMP=π-α+θ0,∠OPM=α-θ,
所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θ-α)=ρ0sin(θ0-α).(*)
(2)几个特殊位置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
θ=α(ρ∈R)表示过极点且与极轴成α角的直线(如图①);
ρcos θ=a表示过(a,0)且垂直于极轴的直线(如图②);
ρsin θ=b表示过\a\vs4\al\co1(b,\f(π2))且平行于极轴的直线(如图③).
3.圆的极坐标方程
(1)若圆心为M(ρ0,θ0),半径为r的圆方程为
ρ2-2ρ0ρcos(θ-θ0)+ρ20-r2=0.
推导如下:
如图所示,设圆上任意一点为P(ρ,θ),
在△POM中,由余弦定理,得
PM2=OM2+OP2-2OM·OPcos∠POM,
故圆的极坐标方程是
ρ2-2ρ0ρcos(θ-θ0)+ρ20-r2=0.
(2)几个特殊位置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ρ=r表示圆心在极点,半径为r的圆(如图①).
ρ=2rcos_θ表示圆心在(r,0),半径为r的圆(如图②);
ρ=2rsin_θ表示圆心在\a\vs4\al\co1(r,\f(π2)),半径为r的圆(如图③).
活动二:基础自测
1.把点M的极坐标\a\vs4\al\co1(8,\f(2π3))化成直角坐标;
(1)x=8cos 2π3=-4,y=8sin 2π3=43,
因此,点M的直角坐标是(-4,43).
2.以B(8,π2)为圆心,且过极点的圆的极坐标方程。
3.在极坐标系(ρ,θ)(0≤θ2π)中,求曲线ρ=2sin θ与ρcos θ=-1的交点的极坐标.
解 ρ=2sin 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0,ρcos θ=-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1,联立方程,得x2+y2-2y=0,x=-1,)解得x=-1,y=1,)即两曲线的交点为(-1,1),又0≤θ2π,因此这两条曲线的交点的极坐标为\a\vs4\al\co1(\r(2),\f(3π4)).
4.若两条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1与ρ=2sin θ,它们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解 法一 由ρ=1,得x2+y2=1.又ρ=2sin θ,
所以ρ2=2ρsin θ.所以x2+y2-2y=0.
由x2+y2=1,x2+y2-2y=0,)得A\a\vs4\al\co1(\f(\r(312),B\a\vs4\al\co1(-\f(\r(312),
所以AB=3.
法二 由ρ=1,ρ=2sin θ,得2sin θ=1,
解得θ=π6或θ=56π.
所以点A、B的极坐标为A\a\vs4\al\co1(1,\f(π6)),B\a\vs4\al\co1(1,\f(56)π).
在△AOB中,OA=OB=1,∠AOB=23π,故AB=3.
活动三:典型例题
考点一 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
【例1】 (1)把点M的极坐标\a\vs4\al\co1(-5,\f(π6))化成直角坐标;
(2)把点M的直角坐标(-3,-1)化成极坐标(ρ0,0≤θ 2π).
(1)∵x=-5cos π6=-523,y=-5sin π6=-52,∴点M的直角坐标是\a\vs4\al\co1(-\f(532).
(2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