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方法研究.ppt

发布:2017-09-11约1.8万字共1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方法研究 方法研究概述 程序分析 工艺程序分析 流程程序分析 布置与路径分析 生产线均衡分析 §3.1方法研究概述 一、方法研究的目的、特点 (一)什么是方法研究 就是对生产(工作)流程、工艺(工作)方法、现场布局、物流过程、人机组合、作业分配、作业方法、操作动作以及作业环境等进行分析、评价、改进或设计,以寻求更方便、更快捷、更经济、更有效的工作程序与工作方法。 (二)方法研究的目的 1. 改进生产(工作)的程序与流程; 2. 改进工艺过程与工艺方法; 3. 改进工厂、车间和工作场所的平面布置; 4. 改进物流路线和搬运过程; 5. 改进人与设备的配合,提高利用率; 6. 改进作业分配与人员间的配合,节约人力; 7. 改进设备、工具和工位器具; 8. 改进操作动作,提高效率、降低疲劳; 9. 消除瓶颈环节,提高生产能力利用率; 10. 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强度。 (三)方法研究的特点 1. 指导思想:永无止境的改进和创新 2. 着眼点:眼睛向内挖掘潜力 3. 目的:实现整个生产(工作)系统的优化 (四)方法研究的内容 1. 程序分析:工艺程序分析、流程程序分析、布置与路径分析、生产线平衡分析 2. 操作分析:人机操作分析、闲余能力分析、联合操作分析、双手操作分析 3. 动作分析:动素分析、动作经济原则 二、方法研究的程序 (一)生产过程与方法研究 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实例:轴的外圆加工 轴零件图 变速箱中一轴毛坯锻造的生产过程 一轴锻打后毛坯形状图(毛坯棒料500*50mm) (二)方法研究的内容 齿轮制造工艺过程: 粗车端面、内孔—粗、精车外圆、倒角—滚齿—去毛刺—拉花键—倒内角—粗、精磨内孔—热处理—平磨端面—精磨内孔—精拉内孔、花键 粗、精车外圆、倒角——工步?作业要素?动作?动素? 表4-2方法研究的分析层次及分析技术 (二)方法研究的内容 1.程序分析 程序:完成任何工作所需经过的路线和手续即为程序。任何人或任何一个机构办任何一件事都需经过一定的程序。 例如: 在公文处理方面:一件公事的收文、签收、拟搞、签署以至盖章、发文都有一定的程序。 在产品的制造方面:从原材料进厂、入库、领料、加工、装配、检验、成品存库、出货都有一定的程序。 请你写出你部门日常工作的程序(医院看病程序),并分析不合理之处。 写出从早晨起来到上课(班)的这段时间的活动程序: 从早晨起来到上班赶车的这段时间的活动程序: 6:00起床 6:05卫生间洗手 6:10厨房做饭 6:30打扫房间卫生 6:50开洗衣机洗衣 6:55刷牙洗脸 7:00看电视 7:15吃饭+洗碗 7:20上班赶车 这些程序手续愈繁、路线愈长,则所消耗的人力和时间就愈多。但如果认真观察和分析任何一项工作,就会发现存在很多无效的动作和时间上的浪费。 程序分析主要以整个生产过程为对象,研究分析一个完整的工艺程序,从第一个工作地到最后一个工作地全面研究、分析有无多余或重复的作业,程序是否合理,搬运是否太多,等待是否太长等,进一步改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其目的是: 程序分析目的是: (1)取消不必要的程序(工艺、操作、动作)。 (2)合并一些过于细分或重复的工作。 (3)改变部分操作程序,以避免重复。 (4)调整布局,以节省搬运。 (5) 重排和简化剩余的程序,重新组织一个效率更高的程序。 2.操作分析 研究分析以人为主体的工序。使操作者(人)、操作对象(物),操作工具(机)三者科学地组织、合理的布局与安排,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减少作业时间的消耗,使工作质量得到保证。 3.动作分析 研究分析人在进行各种操作时的身体动作,以排除多余动作、减轻疲劳,使操作简便有效,从而制定出最佳的动作程序。 (二)方法研究的实施程序 1. 明确目的——选择准备研究的对象 根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来确定开展方法研究的目的对象 2. 调查分析现状并详细记录现行方法——基础 用图表记录现状,运用5W1H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点 3. 提出(设计)改善方案 运用ECRS原则,探索多种改善方案并选优 4. 实施新方案 消除抵触心理 培训 强制执行 5. 检查、评价与标准化 检查、评价新方案的实施效果,将新方法制定成标,并以作业指导书的形式发给工人 方法研究的程序(工作步驟) 完整的方法研究有以下五個步驟: 1、 选择准备研究的工作對象 方法研究的對象十分廣泛。在工廠里,全部生產過程,即從原材料進廠到成品出廠的整個過程,以及企業管理的各項活動都可以成為方法研究的對象。 2、 調查了解並詳細記錄現行方法 這是方法研究的基礎。方法研究能否收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記錄是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