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说课稿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X月X日第X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准确拼读音节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拼音的兴趣,激发对语言学习的热爱。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学习积极性较高。然而,由于年龄和认知水平的限制,他们在拼音学习上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进入小学后,开始接触系统的拼音教学,但大部分学生在家中的语言环境中接触到的拼音词汇有限,对拼音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
2.能力水平:一年级学生在注意力集中、记忆力、观察力和思维力等方面有待提高。他们在拼音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音节拼读、声调把握等方面的困难。
3.素质发展: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行为习惯各异,有的学生活泼好动,有的较为内向。在合作学习方面,部分学生可能缺乏与同伴沟通、协作的能力。
4.对课程学习的影响:由于上述特点,学生在拼音学习上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a.对拼音的学习缺乏兴趣,容易产生厌倦情绪;
b.在拼读音节时,容易混淆声母、韵母和声调;
c.阅读能力较弱,对生字的识别和拼读存在困难;
d.合作学习意识不强,影响课堂学习效果。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拼音素养,为后续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电子白板。
2.课程平台:一年级语文教学平台,提供拼音教学视频和互动练习。
3.信息化资源:拼音教学课件、拼音歌曲、拼音游戏软件。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拼音卡片、拼音挂图)、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站在讲台前,面带微笑,用亲切的语气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
2.学生积极回答:“汉语拼音《语文园地二》。”
3.老师点头称赞:“很好,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这个单元的课文主旨内容。”
二、新课导入
1.老师展示《语文园地二》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提出以下问题:
a.课文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
b.故事中的角色有哪些?
c.故事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2.学生阅读课文,举手回答问题。老师认真倾听,给予肯定和鼓励。
三、课文主旨内容探究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园地”、“播种”、“发芽”等,解释其含义和作用。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重点词语的理解。
3.老师总结学生的讨论结果,强调课文主旨内容:通过播种、发芽的过程,告诉我们要付出努力,才能收获成功。
四、全文侧重点突出
1.老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句式结构,如“园地里的种子发芽了”、“我们播种了希望”等,讲解其表达效果。
2.学生模仿课文中的句式,进行口头练习。
3.老师挑选优秀的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表扬。
五、实际性教学内容
1.老师出示拼音卡片,引导学生拼读音节,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进行拼音接龙游戏,提高拼音拼读能力。
3.老师播放拼音歌曲,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拼音。
六、课堂小结
1.老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主旨和全文侧重点。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老师给予点评和鼓励。
七、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a.拼读课文中的生字词;
b.复习课文中的重点句子;
c.思考课文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并写下自己的感悟。
2.学生认真完成作业,老师巡视指导。
八、教学反思
1.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课文主旨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实际性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拼音拼读能力。
3.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注:以上教学过程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知识点梳理
一、汉语拼音基础知识
1.声母:bpmfdtnlgkhjqxzhchshrzcsyw
2.韵母:aoeiuüaie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aieiaoouiuieüeeraneninunün
3.声调:第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