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 汉语拼音 5 ɡ k h说课稿 新人教版.docx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5ɡkh说课稿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一年级语文上册汉语拼音第五课“ɡkh”的学习。这一课主要介绍了三个声母ɡ、k、h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声母bpmfdtnl等,本节课的学习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声母的发音和书写。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审美创造能力和文化自信。通过学习ɡkh三个声母,学生能够提高对拼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同时,通过观察和模仿,学生能够培养对汉字结构的审美感知,激发对汉语文化的兴趣和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发音:学生需要准确掌握ɡkh三个声母的发音方法,包括声母的声母音和韵母音的结合,以及发音时的口型和气流控制。
②正确书写:学生要学会正确书写ɡkh三个声母,包括笔顺、笔画和字形的规范,以及如何将声母与韵母组合成音节。
③声母与韵母的拼读:学生需要能够将ɡkh声母与已学的韵母进行正确拼读,形成完整的音节,为阅读和写作打下基础。
2.教学难点,
①发音的准确性:ɡkh三个声母的发音较为相似,学生容易混淆,难点在于如何区分和准确发音。
②声母与韵母的拼读:学生在拼读时容易出错,难点在于如何将声母与韵母正确组合,形成正确的音节。
③口型与气流控制:ɡkh的发音需要控制好口型和气流,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这是一个需要反复练习和指导的难点。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本节课所需的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
2.辅助材料:准备ɡkh声母的图片、动画演示视频,以及与声母相关的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发音。
3.教学工具:准备拼音卡片,用于学生练习发音和拼读。
4.教室布置:利用教室空间,设置拼音拼读角,放置拼音卡片和声母图片,营造轻松学习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汉语拼音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拼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汉语拼音有哪些作用吗?今天我们要学习ɡkh这三个声母,大家准备好了吗?
3.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拼音的认识和期待。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教师展示ɡkh三个声母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和结构。
2.讲解ɡkh的发音方法,示范发音,让学生跟读。
3.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声母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纠正发音错误。
三、巩固练习(20分钟)
1.拼音接龙:教师说出一个音节,学生接一个含有该声母的音节,依次类推。
2.填空练习:教师给出一个句子,让学生填入正确的ɡkh声母。
3.小组竞赛:将学生分成两队,进行ɡkh声母拼读竞赛,答对题目多的队伍获胜。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ɡkh这三个声母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强调重点。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ɡkh声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讲述ɡkh声母在汉字中的应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文化。
2.学生分享自己对汉字文化的认识和感受。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ɡkh三个声母的发音和书写方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练习ɡkh声母的发音和书写,并尝试用这些声母拼读简单的词语。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
1.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注重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通过练习和竞赛,巩固学生对ɡkh声母的掌握程度。
4.结合核心素养,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自信。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音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发音ɡkh三个声母,提高了对拼音的敏感度和辨别能力,为后续的拼音学习奠定了基础。
2.书写技能掌握:学生在课堂练习中学会了ɡkh三个声母的正确书写方法,包括笔顺、笔画和字形的规范,能够独立书写这些声母。
3.拼读能力增强:学生能够将ɡkh声母与已学的韵母进行正确拼读,形成完整的音节,提高了拼读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4.语言表达更准确:学生在日常交流中能够更准确地使用汉语拼音,提高了语言表达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5.学习兴趣激发: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如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