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一方世界 染七彩童年》(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扎一方世界染七彩童年》(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材分析
《扎一方世界染七彩童年》(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本节课选自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旨在通过扎染这一传统手工艺的学习与实践,让学生了解我国民间艺术,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步骤说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尝试扎染,感受色彩与图案的变化,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掌握扎染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核心素养目标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美术绘画技巧,对色彩有初步的认识,能够识别基本的颜色和简单的图案设计。
2.四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动手操作的欲望,他们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新知识,对传统手工艺有一定的兴趣,但可能缺乏耐心和细致观察的能力。学生的学习风格多样,有的学生喜欢独立探索,有的则偏好小组合作。
3.学生在学习扎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对扎染流程的理解和记忆,掌握扎染的技巧,以及色彩的搭配和图案的创新设计。此外,保持耐心和细致的操作也是他们需要克服的难点。
四、教学资源
-纸张、布料、绳子、染料等扎染材料
-扎染作品范例
-投影片或黑板,用于展示扎染步骤和技巧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扎染相关视频
-学生作品展示板
-安全防护用品(如手套、围裙)
五、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扎染作品范例,引发学生对扎染的好奇和兴趣。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色彩知识,如颜色的基本分类和搭配。
2.新课呈现(约2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扎染的历史背景、基本步骤和技巧。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扎染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扎染的过程和可能出现的图案效果。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讨论扎染的创意设计,并分享各自的想法。
3.巩固练习(约25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按照讨论的创意设计,使用准备好的材料进行扎染实践。
-教师指导: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技巧指导。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展示学生完成的作品,让每位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总结扎染的要点,强调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的重要性。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回家后,利用家里的废旧衣物或纸张,尝试进行一次家庭扎染活动,并记录下整个过程的体验和作品的照片,下节课分享。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显著,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能够理解并记住扎染的基本步骤和技巧,如折叠、捆绑、染色等,并能独立完成扎染作品。
2.学生在色彩搭配和图案设计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能够创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扎染作品。
3.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将扎染技术应用到其他艺术创作中。
4.学生对传统手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扎染活动,增进了对我国民间艺术的了解和认识。
5.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了交流与分享,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能够在讨论中贡献自己的创意和想法。
6.学生通过完成扎染作品,培养了耐心和细致观察的习惯,能够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专注和坚持。
7.学生在作品展示和分享环节,增强了自信心和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讲述自己的创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8.学生在学习扎染过程中,学会了安全使用染料和工具,提高了安全意识。
9.学生在家庭扎染活动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10.学生通过记录和分享学习过程,提高了自我反思和总结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七、内容逻辑关系
①扎染步骤:本文重点知识点包括扎染的基本步骤,如折叠布料、捆绑绳子、浸染染料、固色晾干等。
②色彩搭配:重点词包括色彩的冷暖、对比色、邻近色等,重点句涉及如何根据色彩原理进行搭配。
③技巧创新:重点知识点包括扎染中的不同折叠和捆绑方法,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技巧创造出多样化的图案。
八、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引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扎染活动中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结合现代设计理念,鼓励学生在扎染作品中融入个性化元素,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存在主要问题
1.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实践的时间分配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掌握扎染技巧。
2.教学评价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作品成果,忽视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表现和成长。
3.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改进措施
1.调整教学计划,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