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走近发明家(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docx
9走近发明家(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9走近发明家(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国通用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走近发明家》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日期]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与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核心素养目标
1.探究能力:通过走近发明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明创造的历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鼓励他们提出新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3.实践操作:通过动手实践,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验,增强实际操作技能。
4.团队协作: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和团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他们好奇心强,善于观察和思考,对于新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方法,能够理解简单的科学原理,这为走近发明家的课程奠定了基础。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尚需在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上进一步培养。他们可能习惯了传统的学习方式,需要引导他们通过实践活动来提升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素质方面,学生开始形成初步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但还需要通过具体的学习活动来加深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认识。在行为习惯上,学生可能较为活跃,但有时缺乏持久性和专注力,需要通过有趣的教学活动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对于本课程的学习,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以便更好地融入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与策略
1.教学方法: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以案例研究为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发明家的创新过程。
2.教学活动: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安排小组实验,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发明原型,体验发明过程。
3.教学媒体: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发明家的故事和相关发明,以及视频资料来增强直观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主题——《走近发明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了解一些伟大的发明家和他们了不起的发明。请大家先思考一下,什么是发明?你们能想到一些著名的发明家吗?
(学生思考并回答)
很好,那么我们现在就开始今天的课程吧!
2.发明家的故事分享
首先,我想给大家分享一个发明家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托马斯·爱迪生,他被誉为“发明大王”。请大家认真听,看看你们能从他的故事中学到什么。
(讲述爱迪生的故事,强调他的坚持不懈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3.课文内容探究
现在,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走近发明家》中讲述了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注意理解课文主旨)
A.第一部分:发明家的定义
请一位同学来朗读第一部分,让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发明家。
(学生朗读)
那么,根据课文内容,你们觉得发明家是什么样的人呢?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B.第二部分:发明家的特质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C.第三部分:发明家的故事
现在,我们来到了课文的第三部分,这里介绍了几位发明家的故事。请大家仔细阅读,看看你们能从这些故事中学到什么。
(学生阅读,教师提问)
1)请问,这些发明家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2)他们发明的过程有哪些共同点?
3)他们的发明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4.小组活动:发明家角色扮演
现在,我想请大家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位发明家,进行角色扮演。你们需要模拟这位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尝试解决一个问题,并最终完成一项发明。
(分配角色,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A.每个小组讨论并确定要解决的问题。
B.分享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C.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发明原型。
D.展示你们的发明,并解释它如何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学生展示,教师点评)
5.总结与反思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发明家的故事,也亲身体验了发明的过程。现在,让我们来总结一下我们学到了什么。
A.发明家的特质:创新思维、坚持不懈、勇敢面对困难等。
B.发明的过程:发现问题、思考解决方案、实践操作、不断改进等。
C.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