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docx
中国溃疡性结肠炎诊治指南(2023年西安)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在借鉴国外最新共识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对我国2018年IBD诊断和治疗共识意见进行了修订,将其分成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两部分。
诊断及鉴别诊断
推荐意见1:UC诊断缺乏金标准,须在排除其他原因所致结肠炎的基础上,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镜及病理组织学进行综合判断。
推荐意见2:UC诊断需要详细询问病史和查体,病史询问应包括从首发症状开始的各项细节以及既往诊治经过。黏液脓血便是UC最常见的症状,病程多在4~6周。病史询问和查体时还需注意肠外表现及并发症。(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3:应进行常规实验室检查及粪便微生物检查,不建议将血清学抗体检测用于UC诊断。(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4:结肠镜检查应常规用于UC诊断、疗效评估及疾病监测,检查时应尽可能进入回肠末端,并对受累和未受累区域多段、多点取材进行黏膜活组织检查。(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5:对于有诊断困难者(直肠豁免、倒灌性回肠炎、症状不典型),应在回结肠镜检查的基础上考虑加做小肠及上消化道检查。(证据等级:5,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6: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可结合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放大内镜技术,有条件者可考虑选用共聚焦内镜检查。(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7:对于UC合并结肠狭窄患者,应对狭窄部位进行仔细的诊断性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证据等级:5,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8:重度活动性UC患者可常规行腹部X线片或腹部CT了解结肠情况。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可行不做常规肠道准备的直肠乙状结肠有限检查和活检,操作应轻柔,少注气。(BPS)
推荐意见9:诊断UC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炎症或损伤,如感染性肠炎、阿米巴肠病、肠道血吸虫病、药物性肠病及结肠CD等。(证据等级:3,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10:完整的UC诊断应包括疾病分型、疾病活动程度、累及部位。(BPS)
治疗
1.轻中度活动性UC的治疗
推荐建议21:对于轻度(初治)活动性UC,建议口服5?ASA(2~4g/d)诱导缓解,疗效与剂量成正比关系。顿服5?ASA与分次服用疗效相同。(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2:轻度活动性直肠型UC建议应用5?ASA直肠给药诱导缓解。(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3:对于轻中度左半结肠型活动性UC,建议口服5?ASA联合灌肠治疗,灌肠药物包括5?ASA、局部糖皮质激素制剂及中药等。(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4:对于轻中度活动性UC和中度活动性UC,若足量5?ASA治疗无效,建议更换为口服全身糖皮质激素或升级生物制剂来诱导缓解。(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5:对于5?ASA无效或不耐受特别是合并机会性感染的轻中度活动性UC患者,可考虑选择性白细胞吸附治疗或中药治疗。(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6:不推荐粪菌移植作为轻中度活动性UC常规诱导治疗方案。(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
2.中重度活动性UC的治疗
推荐意见27:重度活动性UC建议给予口服或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诱导缓解。(证据等级:1,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8:糖皮质激素依赖的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可联合硫嘌呤类药物以帮助激素减停,或换用IFX、VDZ治疗。(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29:对传统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应答不佳或不能耐受的中重度活动性UC,建议使用IFX或VDZ诱导缓解。(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30:IFX或VDZ可考虑作为中重度活动性UC的一线治疗方案。(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弱)
推荐意见31:生物制剂无效的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可考虑JAK抑制剂诱导缓解。(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32:中重度活动性UC应用IFX诱导缓解治疗,如无制衡因素,建议与硫唑嘌呤联合应用。(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
推荐意见33:对具有2个以上如下高危因素的中重度活动性UC患者推荐早期积极治疗,包括确诊时年龄小于40岁、广泛结肠炎、内镜疾病活动严重(Mayo内镜评分=3分,UCEIS≥7分)、CRP高、低白蛋白血症。(证据等级:2,推荐强度: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