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728-2011 中华鳖池塘生态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docx
ICS65.150B52
备案号: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1728—2011
中华鳖池塘生态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TrionyxSinensisecologicalculture
2011-04-15发布2011-06-1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728—2011
I
前言
为规范中华鳖中华鳖池塘生态繁育及养殖技术,提高商品中华鳖质量安全水平,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编写要求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结构和编写》规定执行。本标准由扬州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扬州市水产学会、宝应县水产学会和邗江区水产学会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荣福、叶国平、王家军、杨显祥、戴俊。
DB32/T1728—2011
1
中华鳖池塘生态繁育及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池塘生态繁育及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鳖培育、人工繁殖以及稚鳖、幼鳖和成鳖饲养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鳖的池塘中华鳖池塘生态繁育及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1777鲢鱼苗、鱼种GB/T11778鳙鱼苗、鱼种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NY
NY
5051
5071
5072
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1010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SC/T1047中华鳖配合饲料
3环境条件
3.1养殖场地的选择
养殖场地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选择环境安静、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独立完整的排灌系统、交通便利处建池。
3.2养殖用水
应符合NY5051的规定。
3.3鳖池要求
鳖池应背风向阳。池塘形状为长方形,朝向为东西向,池埂坡比为1:2~3,底质均为泥底。池塘类型分为亲鳖池、稚鳖池、幼鳖池、成鳖池,其规格要求如表1。
表1鳖池规格要求
鳖池类型
面积m2
池深m
水深m
亲鳖池
1500~2500
2.0~2.5
1.5~2.0
DB32/T1728—2011
2
表1(续)鳖池规格要求
鳖池类型
面积m2
池深m
水深m
稚鳖池
50~100
0.8~1.0
0.5~0.8
幼鳖池
1500~3000
1.5~2.0
1.0~1.5
成鳖池
3000~7000
2.0~2.5
1.5~2.0
3.4防逃设施
在池口四周,用砖块砌成50cm高的防逃墙,转角成圆弧形,墙顶向内伸檐(8~10)cm。也可采用塑料板、铝合金板或水泥板等替代。在进排水口安置防逃网。
3.5产卵场所
在亲鳖池向阳的一边(一般在池的北侧)池埂上搭建产卵房,产卵房大小根据池内雌鳖总数确定。一般长(5~10)m、宽(1~1.5)m、高2m。房内铺设细沙30cm厚,沙面与地面持平。
3.6饲料台
用长(2~3)m、宽(1~1.5)m的木板斜置于池边,木板略有坡度,一端淹入水中(10~15)cm,另一端露出水面,一般300-500只亲鳖设置一个饲料台。
3.7晒台
3.7.1利用池坡在池边向阳处用砖块或水泥板在与水面相接处,做成与池边等长,宽1m的长条形斜坡,并做到表面光滑。
3.7.2用长(2~3)m,宽(1~2)m的竹板或聚乙烯板斜置于池边水面,也可用木材或竹材做成拱形晒台,固定于水面。
4亲鳖培育
4.1清塘
4.1.1干池清塘
排干池水,清除淤泥,曝晒(3~5)天,在池角挖坑,每平方米用生石灰150g,以水化成浆,乘热全池泼洒,并用铁耙耙一遍。隔日注水至(1.5~2)m。
4.1.2带水清塘
4.1.2.1生石灰清塘
加水深至1m,用生石灰250g/m2,化成石灰浆,均匀泼洒。4.1.2.2漂白粉清塘
加水深至1m,用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10g/m2;加水溶解后全池泼洒。
4.2亲鳖
DB32/T1728—2011
3
4.2.1来源
野生或人工选育的非近亲交配育成的性成熟鳖。
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