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T 2454-2013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14约3.03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B51

备案号:41153-2014DB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32/T2454-2013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ofcultureinpondforseacucumber

2013–12–30发布2014–01–20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I

DB32/T2454-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赣榆县水产科学研究所、赣榆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彭言强、高锡伦、刘国章、钱耀森、陈兆芳、王吉波。

1

DB32/T2454-2013

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刺参(Stichopusjaponicus)池塘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养殖管理、病害防治和起捕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刺参的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

GB/T22919.7-2008水产配合饲料第7部分:刺参配合饲料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362-2010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3环境条件

3.1选址

应符合NY5362的规定。

3.2水质

应符合NY5052的规定。

4养殖设施

4.1池塘

面积10亩~30亩,池埂高2.5m~3.5m,坡比1∶2.5。水深为2m~3m,池底为泥质、泥沙质,排水闸设在池塘最低处。

4.2参礁

4.2.1堆石

石料每块10kg~20kg,呈堆状排列池底,每堆0.5m3~1m3,堆高大于1.5m,堆距1m~1.5m,行距1.5m~2m,投石总量为900m3/hm2~1200m3/hm2。

2

DB32/T2454-2013

4.2.2堆瓦

每3片瓦呈三角形绑牢为一组,每20组为一堆,堆间距3m~4m,行间距4m,投瓦总量为22500片/hm2~30000片/hm2。

4.2.3扇贝笼

将扇贝笼逐一连接、伸展、绷紧、固定在池底,分3层~4层堆置,上方覆盖遮光薄膜。4.2.4其他

投放空心砖、水泥块、水泥管、旧轮胎、砖瓦、碎石等。

4.3拦污网

在进水渠道设立20道~30道废旧渔网(尼龙单丝)作拦污防油网。

5放养前准备

5.1消毒除害

5.1.1药物

应符合NY5071的规定。5.1.2时间

放苗前30d。

5.1.3清整池塘

清理池底淤泥,曝晒池底1周,加固池埂。

5.1.4消毒

进水30cm,全池泼洒生石灰,用量为600kg/hm2~800kg/hm2。

5.2移植藻类

移植松节藻、马尾藻、鼠尾藻、裙带菜、石莼、江篱等。

5.3培养饵料生物

池塘消毒后,进水施肥。肥料种类为无机肥和有机肥,无机肥每次施肥量为:氮肥20mg/L、磷肥2mg/L;有机肥应经过充分发酵并消毒后使用,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

6苗种放养

6.1季节与水环境

苗种放养分春秋两季。水深2m~3m,水温春季为7℃~10℃、秋季为21℃~25℃,pH为7.5~8.5,盐度28~34。

3

DB32/T2454-2013

6.2苗种

6.2.1来源

国家(省)级原良种繁育场。

6.2.2规格

300头/kg~500头/kg或30头/kg~40头/kg。

6.2.3质量

体态伸展、肉刺尖而高、色泽光艳、头尾活动自如、摄食快、活力强、排便迅速并呈条状。

6.2.4运输

塑料袋充氧运输:适用规格为300头/kg~500头/kg的小规格苗种,塑料袋装入2/3海水,放苗后装入保温箱运输。水温控制20℃以下。装苗密度见表1:

塑料筐干法运输:适用规格为30头/kg~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