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T_SCFA 0015-2024 普兰店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19约2.1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CCS

65.150B51

SCFA

中国渔业协会团体标准

T/SCFA0015—2024

2024-9-12发布

2024-10-1实施

中国渔业协会发布

T/SCFA0015—2024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渔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市普兰店区海参协会、鑫玉龙海洋生物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市普兰店区农业农村局、大连海洋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车鉴、丁雨、魏东、汪德峰、陈启俊、李双双、林永亮、张俊杰、于海洋、左然涛、周玮。

T/SCFA0015—2024

1

普兰店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普兰店地区池塘养殖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的环境条件、设施设备、准备工作、投苗、养成管理以及成参采捕等要求,描述了养殖过程档案记录等证实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大连市普兰店地区的刺参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3078饲料卫生标准

5.2进、排水设施

每个池塘应设置独立的进水、排水闸门,闸门四周设立拦网。

5.3增氧设备

根据池塘面积、水深、养殖密度等情况,选配使用水车式、叶轮式、喷水式、微气泡式等增氧设备。

5.4人工参礁

5.4.1石块礁

石块礁礁体由30kg~100kg重的石头堆砌而成,每个礁体以1m3~2m3为宜。礁体高度0.5m~

1m,长度1.5m~2m,宽度2m~4m。各礁体间距2m~3m。

5.4.2瓦片礁

瓦片每3片一组,捆成三棱柱,组成一个礁体,平放在塘底;或把瓦片一边斜插入塘底,每2片相搭成小房状,每6片为一组,连成一个礁体。每个礁体间距0.5m。

5.4.3其他礁

T/SCFA0015—2024

2

由网片与旧扇贝笼、鲍鱼笼等材料组成的礁体,以带状分布为宜。

6准备工作

6.1清塘消毒

池塘使用前清除塘底陈旧淤泥后晒塘。塘底每平方米使用200g~250g生石灰,化浆后泼洒消毒。6.2池塘进水

池塘消毒后6d~10d即可进水,水质指标应符合GB/T11607的要求。

7投苗

7.1投苗时间

投苗时间为春季或秋季。

7.2环境要求

将沥干水的参苗放入洁净的泡沫箱中,箱内参苗厚度不超过10cm,封箱后运输。

7.6.2湿法运输

将参苗放入存有洁净海水的桶或其他运输容器中,持续充气运输;或使用塑料袋加洁净海水后打包,向袋内充入纯氧密封后装箱运输。

7.7投苗方法

7.7.1直接放苗法

按池塘水域面积将参苗按投放密度标准投放,将参苗直接由水面投放到人工参礁上。

7.7.2网袋潜水投放法

将参苗装入20目网袋,由潜水员将参苗均匀投放到参礁上;或将网袋开口后置于参礁上待参苗自然爬出。

8养成管理

T/SCFA0015—2024

3

8.1巡塘

每日进行巡塘,观察池塘水位、塘水颜色等情况,关注闸门、增氧机等设备运转是否正常,并对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进行检测,水温宜0℃~29℃、盐度22~30、pH7.8~8.4、溶解氧5mg/L以上、透明度40cm~60cm、氨氮0.2mg/L以下。每周需进行潜水观察,记录海参的生长、摄食、活动情况,记录藻类生长、底质变化和敌害数量等情况。

8.2投喂

原则上不投饲料,当发生天然饵料缺乏时,可进行补充投喂。投喂的饲料应符合GB/T13078和SC/T2037的要求。投喂时间主要为每年春季和秋季。投喂量依据养殖池塘刺参密度与天然饵料丰富度确定。投喂的种类主要为鲜海泥、鲜藻液、鲜藻粉、海参配合饲料。

8.3清除敌害

使用渔网、蟹笼、承网、底挂等渔具,及时清理池塘内的鱼、虾、蟹等海参敌害。

8.4进排水管理

进排水前,作业人员需检查堤坝、闸门、启闭机、电闸开关是否可以正常运转。按照潮汐汛期,合

10档案记录

养殖过程关键环节应保持记录,记录内容和频次应能保证可追溯管理。所有记录保存期不应少于该批产品销售后3年。记录包括但不限于:

a)产地环境调查和评估;

b)水质检验和日常监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