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2T 3297-2017 仿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docx

发布:2025-03-17约3.24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150

B51

备案号:56889-2017

DB32

江苏省地

方标准

DB32/T3297—2017

仿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Technical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ulturalofApostichopusjaponicas

2017-09-25发布2017-10-25实施

发布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I

DB32/T3297—2017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国兴、陈爱华、张曹进、吴国均、任忠宏。

1

DB32/T3297—2017

仿刺参池塘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仿刺参(Apostichopusjaponicus)池塘养殖的术语和定义、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养成管理、病害防治、收获等技术。

本部分标准适用于江苏沿海仿刺参池塘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

NY536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5073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人工参礁artificialreef

供仿刺参附着、爬行、摄食、隐蔽、夏眠和冬眠的栖息场所。

4养殖设施

4.1池塘

以长方形为宜,长宽比为1:(0.4~0.6),池角圆弧形,适宜面积为30亩~60亩,水深3m~4m,池底平整,以岩礁石、硬泥沙、软沙泥较好。配套进排水条件。

4.2设置人工参礁

可因地制宜建造石块礁、网笼礁、瓦片礁、水泥预制礁等。人工参礁面积占池底面积30%~50%。参礁投放前要清洗干净,参礁可成堆、成垅排列或堆、垅结合排列,所有参礁均应顺水流方向放置。

5放养前准备

2

DB32/T3297—2017

5.1清淤消毒

新开挖池塘直接进行消毒。老旧池塘须排净积水,封闸晒池,清除淤泥,平整池底、堤坝,修整进排水闸。清污整地后,每亩用生石灰50kg~100kg或漂白粉10kg~20kg,全池均匀泼洒。

5.2培育基础饵料

清淤消毒结束5d~7d后,用孔径0.180mm的筛绢袋过滤进水1m,淹没人工参礁。每亩施发酵后的牛鸡粪等有机肥100kg~150kg,或用尿素10kg~15kg,或复合肥10kg~15kg,全池均匀泼洒。培育水色呈黄绿色、黄褐色,透明度控制在40cm~50cm。

6苗种放养

6.1苗种质量

仿刺参苗种身体舒展、光滑,活泼、健壮、色泽正常、无黏液、疣刺粗壮尖突、摄食好、不拖便、无病害。

6.2苗种运输

6.2.1湿法运输

将参苗放在帆布桶、玻璃钢桶或其他容器中加清新海水,充气运输;或把参苗放在盛有海水的氧气袋内,充氧运输。

6.2.2干法运输

把沥干水的参苗放入泡沫箱中,参苗厚度不超过10cm,运输时间在2h以内的,封箱后直接运输。运输时间在2h~4h的,箱中加1~2个冰瓶,封箱后运输。运输时间超过4h的,不适宜采用干运法。

6.3放苗时间

放苗时间在3月下旬或9月下旬,水温在10℃~20℃为宜。

6.4苗种规格、密度

放养规格为30头/kg~60头/kg,放养密度为5头/m2~10头/m2;或规格为300头/kg~500头/kg,放养密度为l0头/m2~15头/m2。

6.5投苗方法

6.5.1直接放苗法

30头/kg~60头/kg的参苗,可选择晴天,按一定密度直接投放到人工参礁上。放苗前必须对参苗进行药浴。

6.5.2网袋投放法

300头/kg~500头/kg的参苗,可装在孔径0.850mm的网袋中,每袋放一个小石块,袋口敞开,轻轻地放在人工参礁上,让参苗慢慢从网袋中爬出。

7养成管理

3

DB32/T3297—2017

7.1水质调控

7.1.1水位控制

水位控制在1.0m左右为宜。当水温超过25℃以上或低于5℃以下时,需将水位调高至3.0m以上。

7.1.2水质指标

盐度22~34,溶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