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7T 2293-2013 刺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3-31约2.96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150B51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

DB37/T2293—2013

刺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ondecologicalbreedingofseacucumber

(ApostichopusjaponicusSelenta)

2013-04-01发布2013-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

DB37/T2293—2013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东营海跃水产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市东港区渔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成林、胡炜、赵斌、孔祥青、宁鲁光、盖乃明、韩莎、董晓亮。

1

DB37/T2293—2013

刺参池塘生态育苗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刺参池塘生态育苗的环境条件、育苗设施、育苗前准备、亲参、采卵与孵化、浮游幼体培育、附着基投放、稚幼参培育、日常管理、苗种检验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刺参池塘生态育苗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评价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SC/T0004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SC/T2003-2012刺参亲参和苗种

DB37/T1579刺参养殖池塘建设规范

3环境条件

3.1环境

环境条件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3.2水质

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3育苗水质

育苗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规定。3.4池塘

池塘选择应符合DB37/T1579的规定。

4育苗设施

4.1网箱

4.1.1规格

长2.5m~4m,宽1.5m~2.5m,高1.5m~2m。

2

DB37/T2293—2013

4.1.2网目

产卵时内网为200目筛绢网、外套8目聚乙烯网,培育后期分别使用60目、40目、20目筛绢网和8目聚乙烯网做内网。

4.1.3设置

用竹桩、木桩、PVC管等固定于池底,箱口高出水面30cm,呈“田”字形排列,行间距或列间距为

4m~5m,网箱面积占池塘面积20%~30%。4.2附着基质

波纹板框、聚乙烯网片、尼龙遮阴网片、塑料薄膜均可。

5育苗前准备

5.1池塘消毒

可在育苗前用20×10-6漂白粉或200×10-6生石灰彻底消毒。

5.2肥水

5.2.1时间

亲参入池前10d~15d。5.2.2施肥种类

无机肥(氮肥、磷肥)、有机肥(经发酵、消毒的鸡粪等)或专用肥水素。5.2.3施肥量

透明度大于30cm时,每667m2平均水深1m用复合肥1.5kg,磷肥0.5kg,氮肥1kg~2kg;有机肥每667m2每天施50kg~75kg,连续2d~3d。

5.2.4方法

将肥料溶于水中全池泼洒。5.3生态调控

定期施用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保持池水油绿色,透明度25cm~30cm,PH7~8.5。5.4清除敌害

进水时用80目纱网过滤,虾蟹类采用“地笼”网诱捕,肉食性鱼类用粘网、钩钓捕杀,海星要人工拣出池外。

6亲参

6.1质量

亲参质量应符合SC/T2003-2012规定。

3

DB37/T2293—2013

6.2数量

根据育苗水体采捕数量为0.5头/m3~1头/m3。6.3运输

6.3.1运输亲参用水

应符合NY5052规定,盐度大于28。6.3.2干运法

运输容器应无毒、无污染。刺参与经海水浸湿的海带草(或马尾藻)相间放入运输容器内,按容器容积计,运输密度不宜超过150头/m3。温度11℃~15℃,运输时间10h以内;温度6℃~10℃,运输时间20h以内。

6.3.3湿运法

亲参放入盛水三分之二的无毒塑料袋内,塑料袋内充氧并置于盛水的玻璃钢桶或帆布桶内。按塑料袋内水体计,运输密度不宜超过150头/m3。温度11℃~15℃,运输时间10h以内;温度6℃~10℃,运输时间20h以内。

6.4暂养

6.4.1方法

亲参采捕后,放在暂养网笼中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