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722-2011 泥鳅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docx
ICS65.150
B52
备案号:
江
DB32
苏省地方标准
DB32/T1722—2011
泥鳅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Technologicalruleofforindustrializedbreeding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2011-04-15发布2011-06-15实施
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32/T1722—2011
前言
为规范泥鳅工厂化繁育技术,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制。
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淮海工学院、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东海县青大水产苗种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明、姚东瑞、韩重举。
1
DB32/T1722—2011
泥鳅工厂化繁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大鳞副泥鳅的人工繁殖中的亲本选择和运输、亲本培育、催产与受精卵孵化、幼体培育的具体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大鳞副泥鳅工厂化繁育,其它种类的泥鳅工厂化繁育可参照本标准进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标准
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3亲本选择和运输
3.1亲本选择
3.1.1亲本来源
选择野生的泥鳅,或者从养鳅池塘中选择2冬龄以上健康的亲本,不在同一养殖小群体所繁殖的后代中同时选留雌、雄亲本。不得从疫区或有传染病的鳅塘中选留亲本。
3.1.2亲本质量要求
亲本质量要求见表1。
表1亲本质量要求
序号
项目
指标
1
年龄
2冬龄
2
体长,cm
雄性≥12cm雌性≥15cm
3
体重,g
雄性≥20g雌性≥30g
4
体色
体色呈桔黄色且有光泽,腹部白色明显。
5
体表
光洁,无附着物
6
活力
行动敏捷,对外界刺激反应灵敏
7
伤残
无伤无残
8
疾患
无疾病
9
外形
腹部膨大且柔软有弹性,体色呈桔黄色且有光泽,腹部白色明显。
3.1.3性比
雌雄配比1:(2~3)为宜。3.2运输
2
DB32/T1722—2011
3.2.1运输方法
用敞口容器运输,不带水,选择秋冬季节运输,温度在5~15℃,运输时间在8h之内。
4亲本培育
4.1环境条件
4.1.1亲本培育场的环境条件
选择在水源充足、水源水质符合NY5051的规定,交通方便、环境安静的地方,符合GB/T18407.4的规定。
4.1.2亲本培育池
亲本培育池为砖混结构的水泥池,池底铺5-10cm的泥土,南北朝向,面积以100m2~200m2为宜,水深为0.4m~0.6m,池底向排水口稍倾斜。
4.1.3越冬设施
泥鳅亲本采用温室越冬,亲本培育池应配有越冬加温没施,越冬亲本培育池的水温保持在20℃~22℃。热源采用热水锅炉加温,热水通过铺设在池底的回形金属管向各亲本池循环输送。
4.1.4设置隐蔽物
在亲本培育池和越冬池水体中放入水花生或水葫芦,覆盖率在30~50%之间。4.2亲本放养
4.2.1放养前的准备
亲本挑选、运输后要进行消毒,采用10mg/L浓度的漂白粉浸泡20min~30min。亲本入池前用0.5mg/L的漂白粉进行鳅池消毒、并加水浸泡一周,然后刷洗干净,若是新建的鳅池需多次浸泡,直至pH值稳定在7.0~8.0之间。培育用水应符合NY5051要求。
4.2.2放养密度
亲本放养密度控制在20尾/m2~30尾/m2,雌雄分开。4.3水质要求
4.3.1水温调控
越冬期亲本水温控制在20℃~22℃,发育阶段,逐渐调控至26℃~28℃,日升温度控制在1℃以内,在池面上方设遮光设施。
4.3.2水质控制
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每天应及时吸污,定期换水,一般越冬池5d~7d换1次水,换水量为1/3~1/2,进入强化期培育每隔4d~5d换水一次,换水时温度差不超过l℃。亲本越冬期间每隔一周用1mg/L浓度的漂白粉水全池泼洒。
4.4投饲管理
4.4.1饲料质量要求
3
DB32/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