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1课指挥小海龟唱歌说课稿 北京版.docx
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1课指挥小海龟唱歌说课稿北京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1课《指挥小海龟唱歌》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
3.授课时间:[具体上课时间]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以北京版二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21课《指挥小海龟唱歌》为教学内容,通过引导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指挥小海龟完成唱歌任务,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课程内容紧密联系课本,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编程技能,提高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信息素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简单的编程逻辑,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挥小海龟唱歌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这些目标的实现,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培养其在数字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学会了使用键盘和鼠标,并对信息技术有了初步的认识。此外,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形化编程软件,如Scratch等,对编程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二年级的学生通常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于电脑游戏和动画有较高的兴趣,这有助于激发他们对编程学习的热情。他们在动手操作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喜欢通过实践来学习新知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风格较为明显,有的喜欢独立探索,有的则倾向于合作交流。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本课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和挑战:
-对编程语言和逻辑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需要反复实践和指导。
-在使用电脑软件时可能会出现操作失误,需要耐心和指导。
-部分学生可能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依赖性,需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部分学生可能在面对失败时容易气馁,需要鼓励他们坚持不懈,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资源
-软件资源:编程软件(如Scratch或类似的教育编程软件)
-硬件资源:计算机、投影仪、音响设备
-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教学PPT、编程示例代码、教学视频片段
-教学手段: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任务驱动、即时反馈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上一节有趣的编程课,你们听说过编程吗?有没有同学知道编程是什么?(学生回答)很好,编程就是告诉计算机怎么做事,让它按照我们的指令来完成各种任务。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指挥小海龟唱歌,你们准备好了吗?
(2)在正式开始编程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要用到的编程软件——Scratch。这是一个图形化编程软件,非常适合我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学习和使用。
2.教学基础操作
(1)现在,请大家打开电脑,进入Scratch软件。首先,我们需要了解Scratch的界面布局,它主要由舞台、角色(小海龟)、脚本区、积木区和变量区组成。接下来,我会带领大家逐一了解这些部分的功能。
(2)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舞台,舞台是展示我们编程成果的地方,所有角色都在这里表演。现在,请大家观察一下舞台上的小海龟,它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
(3)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角色区。在这里,我们可以添加、删除和编辑角色。今天,我们只需要用到小海龟这个角色,所以请大家保持默认设置。
(4)现在,让我们来学习一下脚本区。脚本区是编写程序的地方,它由一系列积木组成。这些积木代表了不同的编程命令,我们可以通过拖拽、组合这些积木来编写程序。
(5)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积木区。积木区包含了各种编程命令,如移动、旋转、声音等。这些命令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各种功能。接下来,我会给大家演示一些基本的编程操作。
3.编写程序指挥小海龟唱歌
(1)首先,我们需要让小海龟移动到舞台中央,以便开始唱歌。请大家找到“移动”积木,将其拖拽到脚本区,并设置合适的步数。
(2)接下来,我们要让小海龟发出声音。在积木区找到“声音”分类,选择一个喜欢的声音,然后将其拖拽到脚本区。
(3)现在,我们需要让小海龟重复执行唱歌的动作。在积木区找到“重复”积木,将其拖拽到脚本区,并设置合适的次数。
(4)最后,我们需要让小海龟回到舞台中央,并停止唱歌。找到“移动”积木和“停止”积木,分别设置合适的参数,并将它们拖拽到脚本区。
(5)现在,请大家按照上述步骤编写程序,指挥小海龟唱歌。在编写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向我提问。
4.互动交流与展示
(1)同学们,你们已经成功编写了指挥小海龟唱歌的程序,真是太棒了!现在,我想请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编程作品,大家轮流演示一下小海龟唱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