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记忆答案.ppt

发布:2016-08-07约字共8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RNA是DNA的转录物质 * 心理学中是有伦理学的,不可以用人做试验 * 记忆的品质及培养 一、记忆的品质 1.敏捷性 2.持久性 3.准确性 4.准备性 二、记忆的策略 如何提高记忆力? 结果反馈 背诵(recitation) 重复 选择 组织 整体学习和部分学习相结合 系列位置效应 记忆线索(memory cue) 过度学习(overlearning) 保证睡眠 复习 如何进行有效复习,提高记忆效率? (1)及时复习 (2)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4)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相互影响 (5)利用外部记忆手段(记忆策略,或称记忆术) 大约在公元前500年,希腊诗人西蒙尼迪斯被人从宴会厅中唤出。恰好当他走出大厅时,大厅的屋顶塌陷了,宾客被严重砸伤以至于他们的家人都无法辨认他们。西蒙尼迪斯通过回忆每个宾客所坐的位置,成功地帮助亲属们找到了他们幸存的家人。 创造了最早的记忆术之一“位置法”。 位置记忆法——就是学习者在头脑中创建一幅熟悉的场景,在这个场景中确定一条明确的路线,在这条路线上确定一些特定的点。然后将所要记的项目全部视觉化,并按顺序和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联系起。回忆时,按这条路线上的各个点提取所记的项目。 练习 使用位置记忆法记忆以下十个词:隐身人、美女、毛驴、阿凡提、白蛇、金箍棒、白雪公主、猪八戒、灰太狼、杨修 练习 两个同样的瓶子,一只盛盐,一只盛味精,怎样才能不把盐和味精用错呢? 谐音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谐音处理,同时通过联想与相关信息发生意义连接,以提高记忆效果。 练习 使用口诀法记忆12对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走后副舌下。 缩减与口诀法——缩减就是将实际材料的每条内容简化成一个关键性的字,然后变成自己所熟悉的事物,从而将材料与过去经验练习起来。有时还可以将材料缩减成口诀。 练习 请尽快记住以下单词:地毯、纸张、瓶子、床、鱼、椅子、窗户、电话、香烟、钉子、汽车、砖、鞋、话筒、钢笔、盘子、电视机、炸面包片、计算机、咖啡壶 形象联想法——对记忆材料进行视觉想象,将其转换成直观、形象的内容进行记忆。 家庭训练、养育的内隐记忆 脑皮层前额叶的可塑性非常高,按照每个人所积累的情绪经验而发展。在婴儿期6-8个月后,前额叶的突触刚开始形成,并且以极快的速度重塑自己的结构,完成接线,直到童年结束。 婴儿边缘系统发展方向最重要的引导者是父母。在亲子互动的每一个时刻,不论是一同进餐、逗笑游戏、还是给予适当约束,都在引导边缘系统中一群突触的伸张,让这些突触占据空间,稳住阵地。在亲子交流中,父母随时向孩子提供着情绪反应与社会交往互动的范本。子女(从新生儿开始)就会这样按照父母的方式演练。这样就会启动特定的神经畅通,边缘系统中的这些神经通路由于反复强化巩固,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模式。这就是孩子像父母的脑神经机制。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与脑 定位论( localizationism ) 代表人物:加拿大,潘菲尔德;前苏联,鲁利亚 理论表述:记忆是由脑的特定部位产生的。记忆与额叶和颞叶的某些部位有关(潘菲尔德);也与某些皮层下组织有关(鲁利亚)。海马、乳头体、丘脑背内侧核可能是短时记忆的特定部位,而两侧颞叶可能是储存长时记忆的重要部位。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与脑 整合论 (脑均势说)(integrationism) 代表人物:美国,Lashley,1992 理论表述: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功能,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不是皮层上某一特殊部位的技能。 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与脑 SPI理论(Tulving,1995) 代表人物: Tulving,1995 理论表述:存在5种主要的记忆或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该理论还假定①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②存储是并行的;③提取是独立的。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与脑细胞 2)突触结构 现代神经生理学家普遍接受的一种观点是 作为人类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包含着神经突触的持久性改变,这种变化往往是由特异的神经冲动导致的。 近来的研究表明,神经元和突触结构的改变是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过渡的生理机制。 由于涉及到结构的改变,因此其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要不断的巩固。 这种突触变化一旦发生,记忆痕迹就会深刻地储存在大脑中。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记忆与脑细胞 2)突触结构(长时记忆与突触结构有关) 刺激的连续作用能使神经元的突触发生变化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增大,树突增多、变长,突触间隙变窄,而且这些树突可以吸引更多的其他细胞的轴突与之形成突触联系,新突触的形成又改变了受体的面积和神经递质的数量。 记忆的神经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