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阶段检查测试.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PAGE
阶段测试四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每小题2分,共44分)
图一为“桂林象鼻山景观图”,图二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一中象鼻山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二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2.图二中各个数码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为冷却凝固作用 B.②为重熔再生作用
C.⑤为外力作用 D.⑥为变质作用
3.塑造桂林象鼻山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波浪侵蚀
(2017·汕头金山中学期末)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4~5题。
4.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
A.石灰岩 B.岩浆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5.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沉积
C.冰川沉积 D.海浪沉积
(2017·重庆期末)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下图),完成6~8题。
6.丙处的地质构造是( )
A.山地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7.丁处常发育成沟谷的主要原因是( )
A.岩石受力过大
B.岩块相对位移
C.岩石破碎易被风化侵蚀
D.岩石平直而陡峭
8.下列地点能够露天开采煤炭且比较安全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017·北京怀柔区期末)读“北半球某流域示意图”,A、B、C分别为河流上游山区、河流中游和河口附近。回答9~11题。
9.图中河流A、B、C三处主要的流水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搬运、侵蚀、堆积
C.侵蚀、堆积、搬运 D.堆积、搬运、侵蚀
10.图中各地形成的地貌类型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冲刷力乙岸比甲岸弱
B.A地多为V型河谷
C.C地为冲积平原
D.B地为三角洲平原
11.C地比A地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理由是C地( )
①水源充足,植被茂盛,环境好 ②靠海,可以发展河海联运 ③地形复杂多样,可以发展多种产业 ④地势平坦开阔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2017·河北辛集中学阶段考)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下图为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据此回答12~13题。
12.形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起伏大
B.地面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和沉积作用
D.风力沉积作用
13.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沉积地貌的是( )
A.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C.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017·四川宜宾三中月考)读我国渤海某海岸地表物质分布示意图,回答14~15题。
14.该地区的地貌有( )
A.新月形沙丘 B.海蚀崖
C.三角洲平原 D.风蚀蘑菇
15.塑造该地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有( )
A.风力堆积作用 B.波浪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作用
下图为在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某河段,实线表示某时期的河岸线,虚线为另一时期的河岸线。读图,回答16~17题。
16.造成上图所示河岸变迁的动力是流水的( )
A.侵蚀与搬运作用 B.搬运与沉积作用
C.侵蚀与沉积作用 D.侵蚀与风化作用
17.上图中( )
A.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晚于虚线所示河岸
B.实线所示河岸形成时间早于虚线所示河岸
C.甲、乙、丙三处中,甲处侵蚀作用最强
D.甲、乙、丙三处中,乙处沉积作用最强
下图为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图,读图完成18~20题。
18.依据图中信息判断,A点数值可能为( )
A.9 047 m B.7 725 m
C.5 560 m D.6 756 m
19.A点附近的海底地形是( )
A.海岭 B.海沟
C.海盆 D.大陆架
20.关于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B岛是由珊瑚虫遗体堆积而成的
B.图中B岛以平原为主,土壤肥沃,种植业发达
C.该区域处于板块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
D.该区域为热带季风气候区,干湿季分明
下面“某地地质构造地形图”,读图回答21~22题。
21.该地地形成因是( )
A.向斜成山 B.向斜成谷
C.背斜成山 D.背斜成谷
22.下列叙述不可能存在的是( )
A.B处有丰富的煤炭埋藏
B.该地区曾经是广阔的热带浅海
C.A处修水利要注意塌方渗漏
D.该地区曾发生过变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