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课件示例.ppt
《利用比例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学习目标: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学会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比例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那么这两个比就能组成比例;例1:用一批纸装订同样大小的练习本,每本10页,可装订200本。;例1:如果每本16页,可以装订多少本?;例1:题中什么量是不变的?;例1:每本的页数和装订的本数成什么比例?;例1:设可以装订x本。;例1:解:16x=10*200;例1:x=125;例1:答:如果每本16页,可以装订125本。;例2:某种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90千米。;例2:在普通公路上行驶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例2:分别计算汽车行驶2小时的路程。;例2:分别计算汽车行驶3小时的路程。;例2:速度和时间成什么比例?;例2:路程和时间成什么比例?;例2:如果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5小时,路程是多少?;例2:如果在普通公路上行驶同样的距离需要多少小时?;例2:解设:普通公路行驶时间为x小时。;例2:90*5=60x;例2:x=7.5;例2:答:在普通公路上行驶同样的距离需要7.5小时。;练习一: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练习一: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练习一: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练习一:圆的面积和半径。;练习一:正方形的周长和边长。;练习二:根据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式。;练习二:3与8的比等于15与x的比。;练习二:已知两个外项是12和8,两个内项是x和6。;练习二:已知两个内项是1.5和4,一个外项是3。;练习三:一种农药,用药粉和水按1:250配制而成。;练习三:现在有药粉1.5千克,配制成农药需要多少千克水?;练习三:配制成农药627.5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练习四:某车间加工一批零件。;练习四:如果每天加工30个,需要20天完成。;练习四:如果每天加工50个,需要多少天完成?;练习五:甲乙两地相距480千米。;练习五: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3小时行驶了180千米。;练习五:照这样的速度,还要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比例???的定义: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例3: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例3: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例3:解:设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例3:1/6000000=15/x;例3:x=例3米=900千米;例3:答: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900千米。;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总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总结:如何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课后作业:完成课本相关习题。;课后作业: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拓展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比例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