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烫伤》(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001].docx
《避免烫伤》(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避免烫伤》(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沪科黔科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避免烫伤》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三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2024学年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通过学习《避免烫伤》的知识,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烫伤预防和处理方法,提高对生活中潜在危险的警觉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但生活经验相对有限,对生活中的潜在危险认识不足。在知识层面,他们对烫伤有一定的直观感受,但对烫伤的预防措施和急救知识了解有限。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正在形成,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尚待提高。
在行为习惯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好奇好动、不善于观察细节的习惯,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遇到烫伤等危险时反应不够迅速,增加受伤的风险。此外,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也在培养中,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强化。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生的安全意识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践活动来培养,使他们能够识别生活中的烫伤风险。其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需要通过模拟烫伤处理过程来提升,让他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应对。最后,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感需要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活动来加强,培养他们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的能力。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避免烫伤》教材,包含相关案例和知识要点。
2.辅助材料:准备烫伤预防与处理的图片、图表,以及相关视频资料,用于辅助讲解和演示。
3.实验器材:准备模拟烫伤的道具和急救用品,如烫伤膏、冰块、纱布等,确保实验的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配备实验操作台,便于学生进行烫伤处理模拟练习。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家庭生活中烫伤事故的视频,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共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烫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遭遇烫伤的经历,总结烫伤的常见原因。
4.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烫伤的原因:讲解烫伤的常见原因,如热水、热油、火源等,让学生了解烫伤的来源。
2.烫伤的预防:介绍烫伤的预防措施,如安全操作、使用防护用品等,让学生掌握预防烫伤的方法。
3.烫伤的处理:讲解烫伤的处理步骤,包括冷却、清洗、包扎等,让学生了解烫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4.互动提问:针对讲解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用时:20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家中预防烫伤,并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
2.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实际烫伤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学生展示: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
4.用时: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针对新课内容,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回答:邀请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追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提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学生的疑惑。
3.互动讨论: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烫伤预防与处理的技巧,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4.用时:5分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安全意识:强调安全意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自我保护能力: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互相帮助,培养合作精神。
4.用时:5分钟
教学过程总用时: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儿童烫伤预防手册》:这是一本专门针对儿童烫伤预防的指南,内容详细介绍了烫伤的预防措施、急救知识和家庭安全常识。
-《家庭安全常识问答》:这本书以问答的形式,解答了家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安全问题,包括烫伤、火灾、电器使用等。
-《急救知识普及》:一本普及性较强的急救知识书籍,其中包含了烫伤的处理方法和其他常见急症的应对措施。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阅读上述书籍,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和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