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第3节《三维设计圆我的航天梦》说课稿及反思.docx
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节《三维设计圆我的航天梦》说课稿及反思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川教版(2019)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3节《三维设计圆我的航天梦》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五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设计的能力。
2.数字化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会利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创作,提高数字化学习与操作能力。
3.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完成航天模型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4.文化自信: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掌握软件界面、工具栏使用和基本操作步骤。
2.航天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运用软件设计出符合主题的航天模型,包括形状、结构和细节。
难点:
1.软件操作的熟练度:对于初学者来说,软件操作可能较为复杂,难以熟练掌握。
2.创意设计与表达:学生需要在短时间内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创意的航天模型。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分步讲解:将软件操作分解为若干步骤,逐一讲解,让学生跟随操作。
2.实例演示:通过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同时示范设计过程。
3.小组合作:分组让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操作熟练度。
4.指导与反馈: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错误,给予学生针对性反馈。
5.鼓励创新:鼓励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尝试不同的设计方案,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三维设计圆我的航天梦》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航天科技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用于展示航天模型设计和航天知识。
3.实验器材:准备三维设计软件的安装包和教学版软件,确保学生能够直接在电脑上进行操作。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提供足够的电脑设备,并布置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播放一段我国航天科技成就的视频,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著名的航天器吗?它们是如何飞上天的?”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如计算机基本操作、图形设计等。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工具栏、视图设置等。
-举例说明:以一个简单的航天模型为例,展示如何使用软件进行设计,包括建模、材质、灯光等设置。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设计想法,并尝试使用软件进行创作。
3.巩固练习(约3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航天模型。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心得。
4.课堂总结(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三维设计在航天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航天科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航天模型,并制作成PPT进行展示。
-作业要求:作品需包含模型设计、制作过程、心得体会等内容。
6.教学过程详细内容:
a.导入
-播放视频:播放一段我国航天科技成就的视频,激发学生对航天科技的兴趣。
-提问:提问学生关于航天器的问题,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b.新课呈现
-讲解新知:讲解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界面、工具栏、视图设置等。
-举例说明:以一个简单的航天模型为例,展示如何使用软件进行设计。
-互动探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设计想法,并尝试使用软件进行创作。
c.巩固练习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组设计一个具有创意的航天模型。
-教师指导: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d.小组展示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分享设计思路和心得。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e.课堂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三维设计在航天模型制作中的应用。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航天科技,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f.作业布置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航天模型,并制作成PPT进行展示。
-作业要求:作品需包含模型设计、制作过程、心得体会等内容。
知识点梳理
1.三维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
-软件界面组成:了解软件的菜单栏、工具栏、状态栏、视图区等主要组成部分。
-工具栏使用:掌握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如选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