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郝伟-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节_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课件.ppt

发布:2017-06-25约4.73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1、大烧杯里的水应埋没短 颈漏斗管口 2、玻璃管内的水应灌满。 3、本实验说明:植物光合 作用产生氧气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 清水 金鱼藻 1.请描述实验现象:  ①有气泡产生,试管内水面下降;  ②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插进管内,木条复燃。 ⒉将快要熄灭的木条插进管内,木条复燃,说明什么?  说明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氧气。 (说明该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小常识: 氧气能助燃, 即支持燃烧 【演示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 (1)这些气泡是金鱼藻在光照下产生的,其中是什么气体呢? (2)该气体有何特性? (3)我们怎样收集和检验这些气体呢? (4)这个实验可以说明什么? ——氧气 ——难溶于水 助燃,能使带火星的细木条或卫生香重新燃烧 ——排水法收集,用带火星的细木条或卫生香。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1.非选择题 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问题: (1)此组实验装置能构成对照实验的是_______ _。 (2)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进甲装置试管收集的气体中,观察到什么现象?________ ;这说明_______ 。 (3)将甲装置中的清水换成碳酸氢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能释放二氧化碳),单位时间内冒出的气泡数目会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 甲与乙(甲与丙) 细木条会复燃  金鱼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 增加 碳酸氢钠可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光合作用原料充足,产生的氧气增多 要检验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最方便的方法是检验氧气的释放量 2.光合作用的原料 实验1.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海尔蒙特实验) 想一想: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柳树增加的重量是从哪里来的呢?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什么呢? 海尔蒙特实验简介 海尔蒙特实验:植物的重量增加了很多,但土的重量减少的非常少,为什么 植物重量的增加是因为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土壤减少的重量是植物吸收了其中的无机盐 柳苗重 2.5kg 84.9kg 增加了 82.4 kg 干土重 90kg 89.9kg 减少了 0.1kg 增加的 = 减少的 柳树增重的原因是什么? 本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水 植物是从水中而不是从土壤中得到营养物质。 由于水是加到桶内泥土中的唯一物质,所以海尔蒙特认为柳树的增重只是来自于水。 你认为他忽视了哪些因素? 忽视了空气、光照等因素 增重的80Kg主要是通过什么作用完成的? 光合作用 土壤中减少的100g是什么物质? 无机盐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数据采集器 二氧化碳传感器 由此图说明:二氧化碳逐渐减少,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如何验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化学小常识: 氢氧化钠可以 吸收二氧化碳 ⒈本实验的变量是什么? 二氧化碳的有无 ⒉请预测实验现象。 装清水的一组叶片变蓝,装氢氧化钠的一组叶片不变蓝 ⒊实验结论: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光合作用的概念: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 主体: 场所: 条件: 原料: 产物: 能量变化: 物质变化: 叶绿体 有机物(贮存了能量)、氧气 二氧化碳、水 光 绿色植物 光能→化学能 无机物→有机物 光合作用表达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 + 氧 光 叶绿体 (原料) (产物) (储存着能量) 从本质上看,光合作用有两个转化:一是物质转化,由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二是能量的转化,由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堂小结: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主要是淀粉),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生物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 维持生物圈中碳和氧的平衡 为其他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意义: 概念: 公式: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 光 叶绿体 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1)合理密植 (2)间作套种 (3)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如施加有机肥;用化学方法产生二氧化碳;冬季温室大棚的通风 (4)提高光能及光照时间 合理密植和间作套种均能使作物充分利用太阳光能。 冬季,温室大棚可用电灯补光来延长光照时间。 间作:在同一块田地上,隔株隔行或隔畦同时栽种两种或两种以上生育季节相近的农作物,如玉米与大豆间作,小麦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