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第四节--基本Io口.ppt

发布:2015-09-12约2.96千字共1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0口电路中包含有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电路和一个输出控制电路。 P0口的功能与驱动能力 P0口可以作为通用的I/O口; P0口可以作为单片机系统的地址/数据线使用; P0可以驱动8个标准的TTL负载电路。 注意在P0口作为通用的I/O口时,必须外接上拉电阻(如下图)。 P1口电路中包含有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一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电路。 P1口的功能和驱动能力 P1口只可以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 P1可以驱动4个标准的TTL负载电路; 注意在P1口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时,在从I/O端口读入数据时,应该首先向相应的I/O口内部锁存器写“1”。 举例:从P1口的低四位输入数据 MOV P1, ;;先给P1口底四位写1 MOV A,P1 ;;再读P1口的底四位 P3口电路中包含有一个数据输出锁存器、两个三态数据输入缓冲器、一个数据输出的驱动电路和一个输出控制电路。 P3口的功能和驱动能力 P3口可以作为通用的I/O口使用; 可以作为单片机系统的第二功能的输入和输出。 P3口可以驱动4个标准的TTL负载电路。 注意在P3口的使用时,首先要考虑第二功能的要求。 初学者可能对P3口的第二功能的用法有些疑惑,在他们看: MCS-51单片机P3口的第二功能 PX口输入举例 小 结 本章要求: 了解MCS-51单片机的内部编程结构,这是应用单片机的基本前提; 掌握独具特色的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组织及I/O口组织、内部存储单元、特殊功能寄存器的特性与特点,这是本章的一个重要内容; 掌握单片机的复位方式、复位电路及复位状态; 掌握MCS-51单片机基本I/O口的特性; 掌握振荡周期、状态周期、机器周期和指令周期的基本概念; 了解单片机节电工作方式。 Copyright 2006 Copyright 2006 * Copyright 2006 P1口某位结构 并行输入和输出端口P1 P1口为8位准双向输入输出端口。 作为输入口使用时,有两种情况。 其一是:首先是读锁存器的内容,进行处理后再写到锁存器中,这种操作即读—修改—写操作,象JBC(逻辑判断)、CPL(取反)、INC(递增)、DEC(递减)、ANL(与逻辑)和ORL(逻辑或)指令均属于这类操作。 其二是:读P1口线状态时,打开三态门G,将外部状态读入CPU。 并行输入和输出端口P2 P2口作为通用I/O时,准双向输入输出端口。 P2口作为高8位地址总线,AB8-AB15。 P2口与P0一起构成单片机与外电路相连接的扩展端口。通常可以用来扩展存储器、及与其它总线型连接方式的外设。 P2可以驱动4个标准的TTL负载电路。 利用P0、P2端口扩展SRAM、EPROM存储器 8031 EA P2 P0 ALE PSEN RD 74LS373 ROM A15~A0 PD/PGM A15~A0 A7~A0 A7~A0 RAM RD WR WR 并行输入和输出端口P3 P3口作为通用I/O时,为准双向输入输出端口。 P3口的第二功能。 ·P3.0?串行输入口(RXD) ·P3.1?串行输出口(TXD) ·P3.2外中断0(INT0) ·P3.3外中断1(INT1) ·P3.4定时/计数器0的外部输入口(T0) ·P3.5定时/计数器1的外部输入口(T1) ·P3.6外部数据存储器写选通(WR) ·P3.7外部数据存储器读选通(RD) 第二功能和原功能之间要有一个切换的过程,或者说要有一条指令,事实上,各端口的第二功能完全是自动的,不需要指令的切换。如P3.6P3.7分别是WR、RD信号,当微处理器外接RAM或ROM或接口芯片时,它们被用作第二功能,不能作通用的I/O口使用,只要执行MOVX指令就会有相应的信号从P3.6或P3.7口输出,不需要事先用指令说明。事实上“不能作通用I/O口使用”也并不是“不能”而是(使用者)“不会”将其作为通用I/O口使用。你完全可以在指令中安排一条setb p3.7 指令,并且当单片机执行到这条指令时,也会使P3.7变高,但使用者一般不会这么去做,因为这样会导致系统的死机。 RD(片外数据存储器读选通控制输出) P3.7 WR(片外数据存储器写选通控制输出) P3.6 T1(定时器1的外部输入) P3.5 T0(定时器0的外部输入) P3.4 INT1(外部中断1输入) P3.3 INT0(外部中断0输入) P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