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一章_第四节_翻译过程与方法.pptx

发布:2025-03-14约5.34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翻译概论

第四节翻译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的与任务

一、翻译过程与方法

1、翻译过程

1)理解

2)表达

3)校核

2、翻译的方法

1)直译VS意译

2)异化VS归化

二、译例说明

三、课内练习

四、课后作业

一、翻译过程

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张培基,1980:绪论)

由于各国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之间的差异,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之间的转换便成为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奈达将翻译过程分为分析、转换、重组、检验(analysis,transfer,restructuringandtesting)四个阶段,认为翻译经过对原文的表层理解到深层理解,再到思维转换这样一个过程。(Nida,1969,1993)

纽马克从译文文本方面着手,认为译者在分析原文文本,选择翻译方法之后,要考虑以下四个层面:(1)原语文本层面(textuallevel),翻译不能脱离原文本;(2)所指层面(referentiallevel),理解原文本里所指的事或物,并加以再现;(3)衔接层面(cohesivelevel),指在思维、情感、语调以及语法上做到和原文本的衔接;(4)自然层面(thelevelofnaturalness),指译文要用适当的语言再现作者和说话者所在的具体环境。(Newmark,1988:19)

1.理解

理解是翻译的前提。

1)广义理解

对原文作者的个人情况、写作背景、写作意图、主旨大意及原文读者对该作品反映的了解。

2)狭义理解

对原文文本的理解,包括对词汇、语音、修辞手段和内在逻辑关系及相关事物的理解。

“事实上,翻译中更多的错误是因为没有

理解原文而不是因为别的原因。”

(Nida,1993:138)

(1)对原文文本的理解

对原文的词汇、语音、语法、修辞手法、文体特征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并从中理解原文的写作意图。

例1:Weoftenhearchildrentheyweregrownup,andoldpeopletheywereyoungagain.

译文:我们常常听到孩子们说希望自己已长大成人,而老人则但愿自己青春再现。

(从语法分析中可以看出该句用了虚拟语气,因此将“theywere”译为“希望”和“但愿”比较恰当。)

例2:Hewrotehis12thnovelattheripeageof85.

译文:他85岁高龄时完成了第12部小说。

(根据上下文ripe不能理解成mature或fullgrown,而应作advancedinyears解。)

(2)对上下文间逻辑关系的理解

例3:Itisgoodforhimtodothat.

译文1:这样做对他有好处。

译文2:他这样做是件好事。

(这两个译文都正确。此时,译者必须从上下文来推理,选用一种合乎逻辑的译法。)

(3)对原文所涉及事物的理解

例4:Beingateacherisbeingpresentatthecreation,whentheclaybeginstobreathe.

译文:当一名教师就意味着目睹上帝造人的过程,目睹用泥土捏成的人开始呼吸,开始了新的生命。

2.表达

表达是翻译的关键。这一过程也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考虑。宏观方面指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微观方面可细到译入语的选词用字、组词造句,用符合译入语语言与社会文化习惯的方法忠实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和语言特色。

(1)避免死译

中英思维方式不同,表现在语言上就有不同的语法结构和表达顺序。翻译时,应按译入语的习惯表达。

例5:He(TVviewer)iscompletelypassiveandhaseverythingpresentedtohimwithoutanyeffortonhispart.

译文1:电视观众是完全被动,并从他的方面不做任何努力而使每一样东西呈现在他面前。

译文2:看电视的人是完全被动的,电视节目将一切呈现在他面前而无需他作任何努力。

例6:他是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

译文1:HeisthetruefriendofChinesepeople.

译文2:Hewasthetruestfriendacountryorapeoplecouldhave.(王治奎,2000:73)

例7:Theproposalwascarriedbyaverynarrowmargin.

译文1:这项建议通过了一个很窄的边缘。

译文2:这项建议差点通不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