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 8课安全记心上—不让溺水悲剧发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3-06约4.38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8课安全记心上—不让溺水悲剧发生(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第8课“安全记心上—不让溺水悲剧发生”,属于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教材内容。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安全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有关,与学生在家庭、学校等场所的常见安全知识相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安全意识:通过学习溺水事故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引导学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学会依法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

3.培养学生生活技能:教授学生遇到溺水事故时的自救与他救方法,提高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培养学生道德品质:教育学生关爱生命,尊重他人,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好习惯。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对安全有一定的认识,但具体到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他们的知识储备较为有限。他们可能了解到一些基本的游泳安全规则,但对于如何识别危险水域、如何进行自救和互救等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对生活中的安全问题也较为关注。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案例来激发。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正在逐步发展。学习风格上,学生倾向于通过直观、互动的方式学习,如游戏、角色扮演等。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理解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时可能存在困难,因为他们缺乏相关的生命体验。此外,学生在学习自救和互救方法时可能觉得抽象,难以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此外,学生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可能因紧张而无法正确应对,需要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操作来提高他们的应对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结合案例,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意识。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识别危险水域、如何避免溺水事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3.角色扮演法:通过模拟溺水事故现场,让学生体验自救和互救的过程,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直观展示溺水事故的情景,增强教学效果。

2.实物演示:使用救生圈、救生衣等实物,演示正确的自救和互救方法,让学生直观学习。

3.虚拟现实技术: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尝试使用VR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溺水事故,提高他们的应急反应能力。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设计预习问题:围绕“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如“你了解哪些溺水事故的案例?”、“你认为在哪些地方容易发生溺水?”等。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溺水事故的公益广告或真实案例视频,引出“安全记心上—不让溺水悲剧发生”这一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溺水事故的危害、预防措施和自救互救方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并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溺水事故的自救和互救过程。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如“什么是正确的呼吸方式?”、“如何进行有效的救援?”等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体验溺水事故的自救和互救过程。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救和互救技能。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溺水事故的预防和应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