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考核试卷.docx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考核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以下关于不合格品的定义,正确的是()
A.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要求
B.产品外观有瑕疵
C.产品包装不完整
D.产品使用性能略有下降
2.发现不合格品后,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
A.标识不合格品
B.隔离不合格品
C.评审不合格品
D.处置不合格品
3.不合格品评审小组的成员不包括()
A.质量管理人员
B.生产部门负责人
C.设备维护人员
D.销售人员
4.对于一般不合格品,通常采用的处置方式是()
A.返工
B.报废
C.让步接收
D.降级使用
5.返工后的产品应进行()
A.重新检验
B.抽检
C.免检
D.无需检验
6.不合格品的记录应包括()
A.不合格品的名称、型号
B.不合格品的发现时间、地点
C.不合格品的评审结果及处置情况
D.以上都是
7.让步接收的不合格品,应()
A.按照合格品处理
B.单独标识,限制使用范围
C.直接报废
D.无需采取任何措施
8.为防止不合格品的再次出现,应采取的措施是()
A.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B.修订工艺文件
C.加强过程监控
D.以上都是
9.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不合格品()
A.超出公差范围的产品
B.性能指标达不到标准的产品
C.符合设计要求但外观有划痕的产品
D.未经检验合格的产品
10.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的目的是()
A.确保不合格品得到及时发现和处理
B.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
C.提高产品质量
D.以上都是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不合格品的类型包括()
A.严重不合格品
B.一般不合格品
C.轻微不合格品
D.潜在不合格品
2.不合格品评审的内容包括()
A.不合格的原因分析
B.不合格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C.处置方式的可行性
D.预防措施的制定
3.隔离不合格品的方式有()
A.分区存放
B.单独存放
C.标识隔离
D.不用隔离
4.不合格品处置的方式有()
A.返工
B.返修
C.报废
D.让步接收
E.降级使用
5.对于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的项目包括()
A.所有质量特性
B.产生不合格的项目
C.相关联的质量特性
D.只检验关键质量特性
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应包括的环节有()
A.不合格品的识别
B.不合格品的标识
C.不合格品的隔离
D.不合格品的评审
E.不合格品的处置
F.不合格品的预防
7.参与不合格品评审的人员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A.熟悉产品质量标准
B.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
C.了解生产工艺
D.能够做出决策
8.以下哪些文件可能与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相关()
A.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作业指导书
D.检验规范
9.不合格品记录的作用有()
A.追溯不合格品的产生过程
B.分析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
C.为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D.满足客户要求
10.在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中,预防措施应()
A.针对不合格品产生的原因制定
B.能够有效防止不合格品再次出现
C.实施后进行效果验证
D.无需进行效果验证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不合格品一定是废品。()
2.发现不合格品后可以先不标识,等评审后再进行标识。()
3.让步接收的不合格品不需要记录。()
4.不合格品评审小组应根据不合格品的严重程度做出处置决定。()
5.返工后的产品必须进行全检。()
6.只要产品外观有瑕疵就是不合格品。()
7.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只适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不合格品。()
8.预防措施可以在不合格品发生后再制定。()
9.质量部门负责对不合格品进行最终的评审和处置。()
10.对于潜在不合格品不需要进行控制。()
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