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乡愁》教学设计.doc

发布:2017-12-10约1.4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语文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乡愁》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培养赏析能力为主线。/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3、推荐优读(教师点拨) 4、集体诵读 (三)理解: 刚才,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我,你们一定是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把诗歌的语言变成自己的心声。为了帮助大家理解诗歌,我们来思考下面几道问题: 1、全诗是按照什么顺序结构全篇的?(请在诗中找出依据) 2、作者运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乡愁的? 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3、诗中四处“乡愁”含义是否相同?意境在何处得到升华?怎样升华的? (此环节提到了意境和意象的相关知识,教师做适当点播。) 意象:诗人心中的物象,沾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变形的形象。 意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能诱发和开拓丰富审美想象空间的意象整合。 (四)品味: 同学们谈的都很棒,就让我们把感性的认知化做理性的表达,把大家对这首诗歌的感受用“我觉得……写得好,好在……”句式表达出来,比一比谁说的好(学生作答) 范例: 生:我认为“小时候” 、 “长大后”、 “后来” 、“现在”这几个表示时间的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地表示了人的成长历程。 ? ? ?生:我认为“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几个方位词用得好,好在空间变化。 ? ? ?生:我认为“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几个词用得好,好在准确形容事物的形状,以小而轻的形象承载了浓浓的乡情。 (五)演绎 诗可以读,可以唱,可以画,还可以演。我们来竞聘“摄影家”。你愿成为一位导演吗?如果让你把这首诗拍成“MTV” ,你选哪一节?想一想,该拍什么画面?配什么音乐?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赛一赛,哪个组表述的最好(学生分组讨论,并做好笔录。) 范例: 生:我选第2节。我的镜头里出现这样的画面:一个夏天的早晨,一位风尘扑扑的年轻人,手拿一张窄窄的船票,步履匆匆地挤到轮船上,在船上他甜蜜地回忆着与妻子共同劳动,一起高兴地端望着自己的孩子的情景……我配二胡曲《江河水》。 生:我把第2节的时间放在中秋节。表现“月圆人不圆”的主题。我选配《送别》这支曲子。 生:第3节。“我”的形象是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游子,回到阔别多年的故乡,跪倒在母亲的坟前。我配贝多芬的《安魂曲》。 (六)创造 读一首诗,不但要去品、去体验、去想像,还要去再创造。诗人用四个形象对乡愁作了诠释。让我们放飞想像,就“乡愁是……”这个话题说话 比如说, 乡愁是故乡牛背上的短笛,吹响的是绿色的乡音。 乡愁是多情的柳丝,心永远垂向她的根本。 (学生讨论,气氛活跃) 同学们说得很精彩!把你们的成果记录下来 ,作为这堂课的收获。 (七)总结 故乡是一首歌故乡是一首诗故乡是一种牵挂故乡是一眷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