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学的设计鸦片战争.doc

发布:2017-03-10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高中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思潮中的第一课,是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之间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鸦片战争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是本册书中的重要内容。这节课的特点是内容庞杂,联系广泛,既有贯穿古、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理论要求较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迅速崛起;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原因及危害;林则领导虎门销烟;《南京条约》;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2)①通过组织学生搜集信息、总结研究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初步掌握搜集信息进行综合评价的研究方法。②通过分析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地”看问题的观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关系等观点,辩证地观察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③通过探讨中国战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和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及战争视频等资料创设情景,让学生体验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通过对各类史料的研习,学会依据不同史料,对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做出评价;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和世界形势的分析,让学生明白“封闭必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使学生从历史的教训中得到警策,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②通过介绍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和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爱国将领,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高中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的能力有较大提高。但由于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对历史理论问题的理解能力还有限,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采取创设情景、启发式谈话法和讨论法,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两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难点:中国在鸦片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五、说教法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和多媒体课件演示法。由浅入深,层层推进,开拓学生的思维,师生共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六、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探究法、分析归纳法、思考评价法、总结反思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编辑好的《鸦片战争》视频,起到凝神起兴作用,以导入新课。 然后提出问题: 刚才大家看的短片是有关于哪一场战争?反映了什么事件? (鸦片战争,虎门销烟) 【设计意图】引入本课课题 【过渡】那么是什么事件直接导致鸦片战争的爆发的呢? 引出下一个知识点——虎门销烟 (二)讲授新课 1、虎门销烟 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解决。 1.在中英正常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入的主要商品有哪些?销售情况及其原因如何? (输入呢绒、棉纺织品和金属制品。受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以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销路不畅。在两国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地位。) 2.为了扭转贸易逆差,英国采取了什么方法? (向中国走私鸦片。) 3.英国走私鸦片的罪恶行径给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白银大量外流,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不利于社会的稳定等。) 关于第3问,先多媒体显示:《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鸦片战争前中英贸易情况表年份英国输华值中国输英总值入超正当贸易值鸦片贸易值总计值1837-1838 220万 340万 560万 310万250万 材料三 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徒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兴思及此,能不股栗!)《》 中 国 英 国 政治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 经济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军事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外交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学生自然总结出:中国明显落后于英国,落后就要挨打 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必然性: (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生产资料。) ②直接原因 (虎门销烟过渡) (2)战争经过 【多媒体显示】 《鸦片战争形势动态示意图》 帮助学生了解战争经过,然后提问: 你能说出多少作战英勇将领?从中学到哪些宝贵精神? (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勇敢,不怕困难,爱国等) 【设计意图】通过这些教学互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