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学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鸦片战争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本节课因为多次在不同层次的优质课比赛中讲过,所以基本上也上不出什么新意,所以在备课时我考虑从英国人和中国人对鸦片战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着手,给学生一些教材外的视野和思考,这样学生的兴趣可能会更高一些吧。英国人对鸦片战争印象不深,只是知道中英之间曾经发生过贸易战争;而中国人却记忆深刻,认为这是耻辱与灾难的开始。为什么会出现这两种不同的认识?其背后蕴含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是什么呢?我们还要给学生灌输那种流唱很久的怨妇心态吗?还是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还原那场战争的来龙去脉,让学生独立思考呢?这是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
?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咱们先来猜个谜语轻松轻松,咱们不猜字、不猜物,猜两个人。第一个人“他以节俭著称,被认为是“史上最抠门皇帝”。常常穿着打补丁的衣服,与皇后吃完烧饼,立马上床,连灯都不点了,省油。他对工作勤勤恳恳,旰食宵衣,三十年如一日。”(清朝一位皇帝);第二个人“她是大英帝国最幸福的女王,在位64年,见证了“日不落帝国”的全部辉煌;同时又收获了完美的爱情,一生育有9子,有外号叫“欧洲祖母”,现在欧洲几乎所有的王室,都是她的后代。”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一)相约1840---探原因
▲(过渡)咱们先从道光说起,道光皇帝最近有点烦。下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看道光皇帝因何事而烦。
1、视频看完了,谁能告诉我,道光皇帝因何事而烦?(清军因吸食鸦片而导致战斗力下降)。
2、大家都知道鸦片就是毒品,1840年的英国人同样知道这一点,他们制定了严厉的措施,防止鸦片进入英国,危害本国人民的身心健康,那英国人为什么要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呢?
我们再来看一段视频。(英国人的货卖不出去,反而大量购置中国货,大量的银元流入中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因而大量向中国走私鸦片)。
3、鸦片走私会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呢?
?
【展示材料】
????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集》
教师总结:林则徐的话说,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用钱时没钱,打仗时没人,那这皇帝还怎么当?气坏了的道光帝决定禁烟。所以就有了后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销毁鸦片19176箱,总重量达2376254斤,总价值达1115万两白银。虎门销烟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展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决心,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过渡):然而,时隔不久,却发生了奇怪的事情。
【展示材料】
1839年7月,距离虎门销烟不到一个月,义律在给英国政府的报告中说:······真的,当我写这篇报告的时候,鸦片交易正在广州以东约200英里的几个地方极其活跃地进行。
1840年1月,《澳门月报》报道说:(中国)沿海一带从事于这非法交易(鸦片走私)的船只,为数之多,堪与以前任何时期相比拟,甚至还要更多些。鸦片贸易出现回潮,愈演愈烈,咱们有没有发现问题所在,我们只是鸦片贩子,却不惩治吸食鸦片的人,所以,只要有市场,就有买卖。
问题:可林大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发火了,要求来华贸易的英商出具甘结,就是写保证书,保证来华进行正当贸易,绝不走私鸦片,并要求在华英人总督做总担保,有人违反规定,唯他是问。林大人的要求遭到英国人的断然拒绝。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的问题:甘结风波说明了什么问题?(一种思想、价值观念或者整的更高一点就是文明的冲突)。
【设计意图】此部分通过给学生提供新情境,想给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以往观点的新视野,从新的角度探究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教师总结):
鸦片战争给咱们的伤痛是永久的,可英国人并不这样看,他们把这场战争称为贸易战争,现在很多英国人压根都不知道这回事儿,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展示材料】
“维多利亚时代中期,英国达到强盛的顶峰,当时,它的工业生产能力比除其之外全世界的总和还要大,它的对外贸易额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
▲(教师总结):
英国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发达的对外贸易,那他需要什么?(原料、市场),本国的供应和消费能力有限,所以必须对外扩张,能征服的就征服,不能征服的就平等贸易,双方共赢。早在1793年,乔治三世在位的时候,就曾派马嘎尔尼访华,希望和中国做生意。他给乾隆带来一封信“我们由于各自的皇位而似兄弟。如果一种兄弟般的情谊永远建立在我们之间,我们会极为愉快。”大怒,拒绝其通商要求,将其礼送出境。1816年,威廉四世又派阿美士德勋爵,年代表英国率团访华,结果同样因为礼仪问题连嘉庆的面都没见上,最后,英国进行一场大讨论,
1、武力逼迫,合理贸易
2、绝对服从中国规章制度
3、彻底放弃贸易
讲到这里,我们就明白英国人为什么把鸦战称为贸易战争,他们想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