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教案8湘教版必修2.doc
PAGE
6-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科目
地理
任课教师
班级
高一
课题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课标
要求
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背景、概念,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举例说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高频
考点
分析可持续发展内涵及途径。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一)学问与技能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背景。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3.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4.举例说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培育理解重点学问、分析学问内在逻辑联系的实力。
2.通过读图培育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定选择,逐步树立起环境意识、全球意识和参加意识。
教学
重点
1.驾驭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2.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教学
难点
结合实例,学会分析驾驭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内涵。
教学
方法
案例教学法、自主探究式教学、合作探讨法
用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图片导入
展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图片,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冲突吗?我们既要发展经济也要爱护生态环境,就不能像传统经济那样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效益,那我们应当换走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过渡)下面我们就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深刻探讨可持续发展,首先来学习第一个内容: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由之路。
【讲授新课】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展示人口基数大、素养差、资源相对短缺、环境问题突出的相关图片,提出问题: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势必造成消耗更多的资源,造成资源短缺。而资源短缺便会阻碍经济增长。在资源消耗、发展经济的同时,造成环境的恶化,环境恶化又危害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假如接着根据传统经济方式发展,就会恶性循环,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最终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因而我们要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就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过渡)那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呢,我们把课本翻到100页了解一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核心思想。
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意当代人的须要,又不对后代人满意其自身需求的实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实力、社会公正和人民主动参加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老师讲解:从核心思想来分析可持续发展要不要发展经济?要,而且是激励经济增长,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为解决贫富悬殊、人口激增、生态危机等问题供应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才能实现我们最终的目标:社会进步、人们过上华蜜的生活。因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可持续发展是目的,然而这些假如没有生态可持续发展便会成为空中楼阁,所以生态可持续发展是基础。由此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有三个: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是我们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我们接下来要探讨的怎样做才是可持续发展就是从这三个内涵来实现的。
三、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过渡)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中国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一)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
探究一:我心目中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假设你是某村的村长,这个村拥有40亩农耕地(玉米地),15座日光温室大棚,10口8-10立方米的沼气池,1000只鸭,村民们都是独自经营,互不干涉。为了更好地发展,你会带领大家怎么支配农业结构,用箭头完善下面示意图。
农户
农户
沼气池
沼气池
温室大棚
温室大棚
鸭玉米
鸭
玉米
2、说明你支配的农业结构的优势?(意义、效益、影响)(答题满分术语)
??调整农业结构(促进了粮食、蔬菜、牲畜生产全面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产品多样促进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
??促进就业、提高人们的收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可持续发展)
?削减化肥农药运用,增施有机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削减环境污染。(生态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板书)
3、其他生态农业模式: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观光型生态农业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传统稻鱼共生农业系统、东南丘陵的立体农业
(过渡)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工业,造成严峻的环境污染的也是工业,下面我们就从生活中最常见的豆油生产来思索怎样做才能实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
1、观看视频思索:
?传统大豆油生产产品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