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专家专题讲座 【更多资料关注微博@高中学习资料库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新方案】2014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家专题讲座: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
巧解直线运动的六种方法
在处理直线运动的某些问题时,如果用常规解法,解答繁琐且易出错,如果从另外的角度巧妙入手,反而能使问题的解答快速、简捷,下面便介绍几种处理直线运动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一、假设法
假设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的要领是以客观事实(如题设的物理现象及其变化)为基础,对物理条件、物理状态或物理过程等进行合理的假设,然后根据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分析、推理和计算,从而使问题迎刃而解。在物理解题中,假设法有较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我们寻求解题途径,便于简捷求得答案。
图1
[典例1] 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的速度为v,其v-t图象如图1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技法运用] 假设物体做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v-t图象如图中的倾斜虚线所示。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0与末速度v的算术平均值,即平均速度等于,而物体在t秒内的实际位移比匀变速直线运动在t秒内的位移大,所以
,故选项C正确。
[答案] C
二、逐差法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第M个T时间内的位移和第N个T时间内的位移之差xM-xN=(M-N)aT2,对纸带问题用此方法尤为快捷。
[典例2] 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 m和64 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 s,求质点的初速度v0和加速度a。
[技法运用] 题目中出现了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应优先考虑用公式Δx=aT2求解。根据题意有
Δx=64 m-24 m=40 m,T=4 s
由此可得质点的加速度为
a== m/s2=2.5 m/s2
把前一段时间间隔内的x=24 m,T=4 s及a=2.5 m/s2代入x=v0T+aT2
解得v0=1 m/s。
[答案] 1 m/s 2.5 m/s2
三、逆向思维法
逆向思维是解答物理问题的一种科学思维方法,把运动过程的“末态”当成“初态”,反向研究问题,可使物理情景更简单,物理公式也得以简化,从而使问题易于解决。
解决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问题,可采用该法,即把它看做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这样,v0=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速度公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比公式、连续相等位移内的时间比公式,都可以用于解决此类问题。
[典例3] 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下来,若此物体在最初5 s内和最后5 s内经过的路程之比为115。则此物体一共运动了多长时间?
[技法运用] 若依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列式,将会出现总时间t比前后两个5 s的和10 s是大还是小的问题:若t10 s,可将时间分为前5 s和后5 s与中间的时间t2,经复杂运算得t2=-2 s,再得出t=8 s的结论。若用逆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处理,将会简便得多。
将物体运动视为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最后5 s内通过的路程为
x2=a×52=12.5a
最初5 s内通过的路程为
x1=at2-a(t-5)2=a(10t-25)
由题中已知的条件:x1∶x2=115得:
(10t-25)25=115
解得物体运动的总时间t=8 s。
[答案] 8 s
四、平均速度法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时间t内的平均速度等于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初速度v0与末速度v的算术平均值,也等于物体在t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
===v。
如果将这两个推论加以利用,可以使某些问题的求解更为简捷。
[典例4] 一个小球从斜面顶端无初速度下滑,接着又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它共运动了10 s,斜面长4 m,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为6 m。求: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技法运用] 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斜面底端速度最大,设最大速度为vmax,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1,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2。则
由t1+t2=10,t1+t2=10,
得vmax=2 m/s
由公式2ax=v,代入数据得a1= m/s2,
a2= m/s2。
[答案] (1)2 m/s (2) m/s2 m/s2
五、图象法
图象法是物理研究中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可直观地反映物理规律,分析物理问题,运动学中常用的图象为v-t图象。在理解图象物理意义的基础上,用图象法分析解决有关问题(如往返运动、定性分析等)会显示出独特的优越性,解题既直观又方便。需要注意的是在v-t图象中,图线和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应该理解成物体在该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