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国用2018版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强化一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课件.ppt

发布:2017-10-05约6.8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组阶梯突破 5.(多选)甲、乙两车在一平直道路上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图中△PQR和△MNR的面积分别为s1和s2(s1s2).初始时,甲车在乙车前方s0处.则 A.若s0=s1+s2,两车一定不会相遇 B.若s0s1,两车一定相遇2次 C.若s0=s2,两车可能相遇1次 D.若s0=s1,两车可能相遇2次 答案 解析 √ √ 开始时乙车的速度大于甲车,故两车距离逐渐减小,当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小,此时若两车相遇,则满足s甲+s0=s乙,即s0=s乙-s甲=s1;若s0=s1+s2,可知s0s1,可知两车一定不会相遇,选项A正确,D错误; 若s0s1,即s甲+s0s乙,即两车在达到速度相等之前已经相遇一次,在两车速度相同时乙在甲之前,且两车相距最远,以后两车距离逐渐减小,但是可能在甲追上乙车之前两车都已停止,故两车不一定相遇2次,选项B错误; 因s1s2,则若s0=s2,两车可能在速度相等之前相遇1次,根据以上的分析可知,两车可能以后不能再次相遇,选项C正确;故选A、C. 6.(多选)如图所示,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运行.初速度大小为v2的小物块从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 平地面上滑上传送带,以地面为参考系, v2v1.从小物块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其 v-t图象可能的是 答案 解析 √ √ √ 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可以先匀减速运动到速度为0再反向加速后匀速,也可以一直减速,分情况进行讨论即可解题.小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左端后速度还没有减为零,离开传送带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做匀速运动,故A正确; 小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先做匀减速运动,速度减为零后反向做匀加速运动,当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1后匀速运动,故B正确; 小物块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后一直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左端时速度恰好为零,故C正确; 物块做匀减速运动速度达到零后不能一直匀加速下去,反向加速后,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v1后匀速运动,故D错误. 7.兰渝铁路的开通,为广大市民的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现简化动车运行物理模型,假设在南充站停靠的动车在停靠南充站前以速度v0=234 km/h做匀速直线运动,经停该站的动车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在该站短暂停留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出站,当速度达到v0=234 km/h时又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全过程的v-t图象如图所示.求: (1)动车离开南充站时的加速度大小; 答案 解析 5 m/s2 由图知加速时间t2=13 s 由公式v0=at2 则a= =5 m/s2 (2)动车停靠南充站比不停靠该站运行多经历的时间. 答案 136.5 s 解析 由图知减速时间t1=20 s 在车站停止时间t3=120 s 则所求时间Δt=(t1+t2+t3)-t4=136.5 s. 盘查拓展点 4 一、将“非同一地点出发”等效为“同一地点出发” 在运动学问题中,与物体的位移相关的问题是比较多的,特别是两个物体运动的起点并不在同一位置时位移的比较问题,在各类考试中比较常见,对于此类问题,可作一定的等效处理,视为从同一点开始的运动,这样比较起来就方便多了. 用“等效法”处理追及相遇问题  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A、B,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A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后,后车B以前车A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车A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过程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A.s B.2s C.3s D.4s 【典例1】 答案 分析 √ 题眼 二、将“研究运动物体间位置变化”转化为“研究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转化问题的研究对象、过程、方法,都属于等效处理的范畴,合理地转化问题也是解题过程中化繁为简的有效手段之一.  飞机处于2 000 m高空匀速飞行,时隔1 s先后掉下两小球A、B,求两球在下落过程中彼此在竖直方向上相距最远的距离.(g取10 m/s2,空气阻力不计) 【典例2】 答案 195 m 分析 t v 0 1 20 190 200 课时作业 5 1.(多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在2~4 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 B.质点在0~2 s内的加速度比4~6 s内的加速度大 C.在第4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在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 m/s 答案 解析 √ √ 1 2 3 4 5 6 7 8 9 10 由图可知,在2~4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所受合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