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22版:专题强化一 运动学图象 追及相遇问题(创新设计)x-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课件.pptx
专题强化一
运动学图象追及相遇问题;【专题解读】1.本专题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图象的综合应用,为高考必考内容,多以选择题形式命题。
2.学好本专题,可以提高同学们通过画运动情景示意图和v-t图象分析和解决运动学问题的能力。
3.用到的知识有:x-t图象和v-t图象的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临界条件的确定,求解极值等数学方法。
;题型二追及相遇问题;1.x-t图象与v-t图象的比较;运动情况;2.三点说明;;【变式1】(2020·广东潮州市第二次模拟)如图2所示为甲、乙两个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此可知(图中虚线与曲线相切)();解析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根据x-t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图中虚线与甲图线平行,知在0~t0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两质点的速度大小相等,故B正确;甲、乙两质点从x=2x0位置同时出发,乙先到达x=0位置,故C错误;在0~t0时间内,乙的速度先大于甲的速度,再等于甲的速度,后小于甲的速度,t0时刻后,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故D错误。;A.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B.从t=1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平均速度大于在干燥路面的平均速度
C.从t=0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行驶距离比在干燥路面的行驶距离多15m
D.从t=1s到停下,汽车在湿滑路面的加速度是在干燥路面的加速度的0.75倍;;;【变式2】(2020·辽宁辽南协作校第二次模拟)某同学在研究物体运动规律时,让玩具小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玩具小车运动的v-t图象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面积的正负表示位移方向,小车在4s末回到出发点,4s之前位移为正值,即4s之前位移方向一直为正方向,A错误;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可知,小车在第2s内和第6s内图象平行,斜率相同,则加速度相同,B正确;小车在4s末位移为0,表示回到出发点;6s末位移为正值,表示小车的位置在出发点正方向一侧,C错误;小车在2s末和6s末,位移最大,离出发点最远,为1m;1s末位移只有0.5m,不是最大,D错误。;一、非常规图象;2.解题技巧
(1)用函数思想分析图象
图象反映了两个变量(物理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因此要由运动学公式推导出两个物理量间的函数关系,来分析图象的意义。
(2)要注意应用解析法和排除法,两者结合提高选择题图象类题型的解题准确率和速度。
;【例3】(2020·福建三明市质量检测)如图6所示四幅图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变式3】(2020·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开学考)甲、乙两质点在同一时刻、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质点甲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大小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大小为a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至速度减为零保持静止,甲、乙两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的x-v图象如图7所示,虚线与对应的坐标轴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2=2a1x①;二、图象信息提取问题;【例4】(多选)如图8所示的x-t图象反映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已知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图线与t轴相切于10s处,则0~10s过程中()
;;【变式4】(2020·辽宁沈阳市第一次质检)如图9为一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该质点在前2s内向西运动,则该质点()
;解析由题意结合图象可知向西为负方向,向东为正方向,该质点在前2s内向西减速运动,则该段时间加速度向东,而2~4s向东做加速运动,加速度方向仍然向东,故选项A错误,B正确;由题图图象可知质点在4~5s内向东做减速运动,而5~6s内向西做加速运动,所以在4~6s这段时间内加速度方向一直向西,故选项C错误;由上面分析可知,在0~4s内加速度方向向东,在4~6s内加速度方向向西,即在6s内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故选项D错误。;1.分析思路
可概括为“一个临界条件”“两个等量关系”。
(1)一个临界条件: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问题的切入点。
(2)两个等量关系:时间等量关系和位移等量关系,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2.临界法
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大距离;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有最小距离。
3.函数法
设两物体在t时刻相遇,然后根据位移关系列出关于t的方程f(t)=0,若方程f(t)=0无正实数解,则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