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曲菌与螺杆菌__培训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五)抗体检测 用血清学方法检测患者体内的抗HP抗体(IgG、IgM和IgA)系最常用的无创伤性诊断HP感染的方法 目前已有补体结合试验、胶乳凝集试验及ELISA等,而以ELISA应用最为广泛,现有商品化的ELISA、胶乳凝集试验试剂盒 用于检测患者血清中HP的菌体抗体或脲酶抗体 (六)13C或14C标记尿素呼吸试验 基本方法是患者禁食一夜,进食用13C或14C标记的尿素,HP产生的脲酶分解尿素释放带有同位素的CO2,因此可测定患者呼气中释放带有同位素的CO2量,如CO2含量超过标准,提示有HP存在。 该方法敏感性与特异性均很好,只是需要特殊的同位素测定仪。 小结 弯曲菌是需要在微氧环境中分离培养,营养要求较高。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病。对人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根据生长温度、生化反应结果进行鉴定 螺杆菌属有20余种,其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胃炎的病原体,营养要求较高,在微氧环境中分离培养。可以产生大量脲酶。通过快速测定脲酶的活性或代谢产物可以临床诊断 第十二章 弯曲菌与螺杆菌李向阳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 弯曲菌属与螺杆菌属是分类学上两个独立的菌属 大小及形态相似,显微镜下为革兰染色阴性菌,呈弧形或螺旋形菌,较难区别 为了便于鉴别诊断,将这两类细菌放在同一章介绍 第一节 弯曲菌属 弯曲菌属(Campylobacter)是一类呈逗点状或S形的革兰阴性菌,广泛分布于动物界 其中有些可引起动物与人类的腹泻、胃肠炎和肠道外感染等疾病 对人致病有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胎儿弯曲菌等,其中空肠弯曲菌是腹泻的常见病原菌 一、分类 弯曲菌原归属于弧菌属,1973年正式命名为弯曲菌属 Campylobacter源自希腊语意为弯曲的杆状 1984年在伯杰手册中将其分为5个种(亚种)。近年来发现了弯曲菌的许多新种和亚种。 二、临床意义 空肠/大肠弯曲菌广泛分布于温血动物。未经处理的水以及生牛乳是人类感染的主要来源。弯曲菌的传播途径主要以食物和水的传播为多见,经口摄入是本菌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腹泻是空肠弯曲菌感染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感染后可引发吉兰-巴雷综合症和反应性关节炎 胎儿弯曲菌主要引起肠外感染 其中胎儿亚种为主要的人类致病菌 可致人类菌血症、心内膜炎、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关节炎、脑膜炎、肺部感染、胸膜炎、腹膜炎、胆囊炎等 三、生物学特性 革兰阴性,菌体弯曲呈逗点、弧形、S形、螺旋形或典型的海鸥展翅(gull wing)形。陈旧培养物可呈球形或长丝状。无芽胞。 通常空肠/大肠弯曲菌的鞭毛是较细且紧密盘绕的两端单鞭毛;胎儿弯曲菌胎儿亚种的鞭毛为波浪状的一端单鞭毛。弯曲菌的运动非常活泼,呈投镖样或螺旋样前进 弯曲菌的基因组为1600~1700kb,DNA G+C 30~38mol%。 三、生物学特性 本属细菌的抗原成分有菌体(O)抗原、热不稳定抗原(HL系统)和鞭毛(H)抗原。 根据O抗原不同,将空肠弯曲菌和大肠弯曲菌分为65个血清型。 根据HL系统抗原,将空肠弯曲菌、大肠弯曲菌和海鸥弯曲菌至少分160个血清型 三、生物学特性 弯曲菌为微需氧菌,空肠弯曲菌和其他大多数弯曲菌生长时需氧浓度为5%~10%(V/V)。最佳气体环境为含5%氧气、10%二氧化碳及85%氮气 细菌抵抗力不强,室温可迅速死亡。对热敏感,标本在4℃冰箱可保存3周。 四、微生物检验 (一)检验程序 (二)微生物检验 标本采集 采取新鲜粪便与肛拭子、血液、脑脊液等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应种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放4℃冰箱保存。血液、脑脊液标本应先进行增菌。 (三)标本直接检查 直接显微镜检查 粪便与肛拭子可直接镜检,查找革兰阴性呈弧形、S形、“海鸥形”或螺旋形的小杆菌;或用暗视野或相差显微镜观察,查见该菌呈投镖式或螺旋式运动可初步诊断 核酸检测 PCR方法直接检测粪便标本中的弯曲菌,但目前尚未被广泛采用 (四)分离培养与鉴定 1. 分离培养 粪便或肛拭标本直接接种改良Campy-BAP选择平板 血、脑脊液标本先接种于布氏肉汤增菌后转种分离培养基 微氧环境培养 空肠/大肠弯曲菌最适生长温度42~43℃,24h可观察菌落,如于37℃培养则需48~72h 胎儿弯曲菌于25℃和37℃均可生长 临床标本需分别置37℃和42℃中培养,方不致漏检。在同一培养基上出现灰白、湿润、扁平边缘不整的蔓延生长菌落及半透明、圆形、凸起、有光泽的小菌落等两种菌落 2.鉴定 鉴定要点: 弯曲菌属鉴定要点:氧化酶阳性,革兰阴性,菌体弯曲 或呈S形,生长温度 (25℃、37℃、42℃)试验; 奈啶酸、头孢噻吩敏感试验 空肠弯曲菌对奈啶酸敏感、对头孢噻吩耐药; 胎儿弯曲菌对奈啶酸耐药、对头孢噻吩敏感。 但近年出现对奈啶酸耐药的空肠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