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研究方法》课件.ppt
*****************************发病率1定义发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特定人群中新发病例数占该人群总人数的比例。2公式发病率=新发病例数/人群总人数3意义反映疾病发生的速率,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流行程度和趋势。患病率定义患病率是指在特定时间点,特定人群中患病人数占该人群总人数的比例。公式患病率=患病人数/人群总人数意义反映疾病在人群中的负担,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流行程度。病死率定义病死率是指在特定时间段内,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中死亡人数占该人群总人数的比例。公式病死率=死亡人数/患病人数意义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以用来评估疾病的致死性。样本量计算1研究目的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指标和检验假设。2效应值估计研究指标的预期效应值,例如相对危险度或优势比。3显著性水平设定检验假设的显著性水平,例如α=0.05。4统计软件利用统计软件进行样本量计算,如SPSS、R等。描述性统计数据整理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并进行必要的转换和编码。数据汇总对数据进行汇总,计算频数、频率、百分比等统计量。数据展示使用图表等方式展示数据,方便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分布特征。中心趋势平均数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常用指标,适合于数值型数据。中位数将数据按大小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适合于数值型数据。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适合于所有类型的数据。离散趋势123方差反映数据偏离平均数的程度,单位是数据的平方。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单位与数据相同,更容易理解。四分位距反映数据分布范围的指标,适用于数据分布不均匀的情况。相关性分析1Pearson相关系数用于分析两个数值型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2Spearman秩相关系数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单调关系,即使变量不是线性的。3卡方检验用于分析两个分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回归分析线性回归用于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并预测一个变量的值。逻辑回归用于分析一个或多个自变量与二分类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预测因变量的概率。t检验单样本t检验比较一个样本的平均数与已知总体平均数之间的差异。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两个相关样本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方差分析1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自变量只有一个因素。2双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两个或多个样本的平均数之间的差异,自变量有两个或多个因素。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析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数据,自变量是时间。卡方检验1独立性检验检验两个分类变量之间是否独立,即是否存在关联性。2拟合优度检验检验样本数据与理论分布是否符合,例如检验是否符合正态分布。3均数检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的平均数之间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生存分析1生存时间指从事件发生时间到某一特定时间点之间的间隔时间。2生存函数描述个体在特定时间点上仍然存活的概率。3风险比比较两组个体在特定时间点上的生存风险,即死亡概率。ROC曲线敏感度指正确识别患病个体的比例。特异度指正确识别健康个体的比例。伦理考量知情同意研究对象需要了解研究的风险和收益,并自愿同意参与研究。保密性研究人员需要保护研究对象的隐私,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利益冲突研究人员需要避免利益冲突,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研究设计的形式横断面研究在同一时间点对一群人进行调查,收集有关暴露因素和疾病状态的信息。病例对照研究选择患病个体和健康个体,比较他们在暴露因素方面的差异。队列研究选择一群人,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他们是否患病。干预研究实施特定的干预措施,评估其对疾病发生率或结局的影响。横断面研究优点实施简单、成本低、时间短、适合研究疾病的患病率。缺点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病例对照研究优点适合研究罕见疾病,可以研究多种暴露因素,时间短、成本低。1缺点易受回忆偏倚影响,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只能反映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性。2队列研究1优点可以确定因果关系,可以计算相对危险度,可以研究多种疾病。2缺点时间长、成本高,需要大量研究对象,可能会出现失访。干预研究优点可以确定因果关系,可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缺点时间长、成本高,需要严格的伦理审查,可能存在伦理问题。系统综述定义系统综述是对某一特定主题进行全面、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现有文献,以总结现有研究证据的一种方法。目的整合和评价现有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