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题2)说课稿 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七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例题2)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单元。本单元通过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列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本节课以“例题2”为载体,旨在让学生通过列举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列举策略的运用,学生能够提升数学抽象能力,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通过逻辑推理,学生能够逐步培养严谨的思考习惯;通过数学建模,学生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进行解决;通过直观想象,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问题;通过数学运算,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列举方法进行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数学学习的过渡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然而,在解决复杂问题时,他们可能仍然依赖直觉和经验,缺乏系统性的策略。在知识层面,学生对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已经较为熟悉,但对于问题解决中的策略选择和逻辑推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在能力方面,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部分学生在面对需要列举策略的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此外,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解决小组问题时显得尤为重要。
在素质方面,学生的自律性和专注力对于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至关重要。五年级学生通常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在课堂上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的行为。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以下影响:首先,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策略的引导和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建立起解决问题的框架;其次,课堂活动的设计应多样化,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获得成长。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平台、电子白板、笔记本电脑、打印机。
2.课程平台:学校内部数学教学平台。
3.信息化资源:相关数学教学软件、在线数学游戏、互动式学习平台。
4.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计数器、积木)、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材料。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教师展示一幅描绘农场场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果农场里有5只鸡,每只鸡每天下2个蛋,那么5天内农场里一共能收集到多少个鸡蛋?”
2.提出问题: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吗?有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尝试?”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想法。
4.教师总结:教师简要总结学生的回答,并引出列举策略。
(二)讲授新课(15分钟)
1.引入新知识:教师解释列举策略的概念,强调其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示例讲解:教师通过实际例子,展示如何运用列举策略解决问题。
3.学生跟随练习:教师引导学生跟随示例,尝试运用列举策略解决类似问题。
4.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张农场场景的图片,要求学生运用列举策略解决图片中的问题。
2.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3.教师点评:教师对各组汇报进行点评,强调列举策略的正确运用。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针对列举策略的应用,提出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强调列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针对列举策略的应用,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2.学生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3.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结果。
4.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列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实际应用。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列举策略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旅行等。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运用列举策略的实例。
3.教师总结: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强调列举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列举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
2.学生回顾: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3.教师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与列举策略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长:45分钟
拓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