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用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思维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列举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结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和数学运算等核心素养。通过列举策略的应用,学生能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发展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构建数学模型,提升数学建模意识;通过列举过程,锻炼数学运算的精确性和效率。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合作精神,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明确本节课的核心内容,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
-重点一:列举法的概念与操作步骤。例如,通过具体问题,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和7个橘子,共有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理解列举法的概念,并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列举操作。
-重点二:列举策略的应用。例如,在解决“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12名女生和8名男生,如果随机选择一名学生参加比赛,求选中的学生是男生的概率”时,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来计算。
2.教学难点:
-识别并指出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以便于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难点一:复杂情境下的列举策略。例如,在解决“一个工厂生产三种不同类型的玩具,每种玩具有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时,学生需要理解和应用组合的列举策略,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难点二:列举过程中的错误避免。例如,在列举“一个数字的因数有哪些?”时,学生容易遗漏或重复列举,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如何系统地思考,避免错误。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计算机、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数学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数学问题卡片、电子课件、在线数学游戏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水果、玩具等)、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个装有不同颜色水果的篮子,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篮子里一共有多少个水果吗?”
2.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列举法,帮助我们更快地计算出结果。”
二、新课讲授
1.教学列举法的概念与操作步骤
-老师通过举例讲解列举法的概念,如:“一个篮子里有5个苹果和7个橘子,我们可以先数出苹果的数量,再数出橘子的数量,最后把两个数量相加,得到篮子里水果的总数。”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列举,巩固列举法的操作步骤。
2.教学列举策略的应用
-老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一个班级有20名学生,其中有12名女生和8名男生,如果随机选择一名学生参加比赛,求选中的学生是男生的概率。”
-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各小组汇报解答过程,老师点评并总结。
3.深入探究复杂情境下的列举策略
-老师出示一个新问题:“一个工厂生产三种不同类型的玩具,每种玩具有红色和蓝色两种颜色,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组合?”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老师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解答过程,引导学生总结列举策略。
4.避免列举过程中的错误
-老师出示一个数字“12”,提问:“这个数字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列举因数,老师引导他们发现列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如遗漏或重复列举。
-老师讲解如何避免这些错误,如按顺序列举、使用乘法表等。
三、课堂练习
1.老师出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列举法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展示解答过程,老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小结
1.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列举法的概念、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总结列举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概率计算、组合问题等。
五、课后作业
1.老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运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在列举法应用方面的掌握程度。
2.教师针对学生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数学思维训练》书籍,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包含各种列举策略的练习题。
-《生活中的数学》杂志,介绍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列举法的兴趣。
-《趣味数学问题集》教材,提供多样化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列举法解决。
2.拓展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