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docx

发布:2025-03-21约3.21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1说课稿新人教版必修1

教材分析

辽宁省大连市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一教材中大气科学的基础内容。通过分析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大气运动,使学生理解大气环流的基本原理,掌握大气运动的基本规律,为后续学习气象灾害、气候变化等知识打下基础。本节教材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球大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通过探究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增强学生的地理科学思维,理解自然规律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地理责任感。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的原理及其表现形式。

难点:大气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解决办法:

1.通过实例分析,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帮助学生理解大气运动的原理。

2.利用多媒体展示大气环流示意图,结合实际气象数据,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大气运动规律。

3.设置问题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运动对气候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4.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模拟大气运动过程,加深对大气运动规律的理解。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拥有新教材必修1中的相关章节,以便跟随教学内容进行学习。

2.辅助材料:准备地球大气环流示意图、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大气运动相关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辅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3.实验器材:准备温度计、气压计等,用于模拟和演示大气运动现象。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布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能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视频,引发学生对大气现象的兴趣。

2.提出问题:视频中提到了哪些大气现象?这些现象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3.引导学生思考:大气是如何形成的?大气运动有哪些规律?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大气运动的原理:地球表面冷热不均导致的大气运动,讲解热力性质、气压、风带等概念。

2.展示大气环流示意图,讲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以及它们对气候的影响。

3.结合实例分析:以我国夏季风的形成和影响为例,讲解大气运动规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4.引导学生思考:大气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完成教材中的相关习题,巩固学生对大气运动规律的理解。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大气运动对农业、交通、灾害等方面的影响,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大气运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五、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教师提问:如何通过实验模拟大气运动?

2.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展示实验方案,教师点评并指导。

4.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5.教师总结实验结果,强调大气运动规律。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为我国环境保护和气候变化应对提供帮助?

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七、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提出疑问。

八、布置作业(3分钟)

1.完成教材中的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查阅资料,了解大气运动对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影响。

总计用时: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地球自转与公转对大气运动的影响:介绍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季节性风带变化等对大气运动的影响。

-全球大气环流模式:探讨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如哈德莱环流、费雷尔环流等,以及它们在地球气候系统中的作用。

-大气污染与环境保护:介绍大气污染的来源、类型和危害,以及大气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意义。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分析气候变化的原因,如温室气体排放、森林砍伐等,以及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气象预报中的应用:介绍GIS在气象预报、气候分析等方面的应用,展示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科中的应用。

2.拓展建议:

-鼓励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络资源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大气科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建议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亲身体验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台站或环境监测机构,了解气象监测和环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