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高中化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3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7新人教版必修1.doc
PAGE
PAGE14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整体设计
从容说课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中学化学的难点内容。教材把氧化还原学问支配到其次章,在教学过程中,应遵照教学规律采纳分步推动的方法,而不能简洁采纳“一步到位”的方法。在这一节只要求学生在初中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关概念的对立统一关系。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其计算的学问在本节不要涉及。
教学过程从复习初中四种基本类型的反应,以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角度)入手,通过对两个反应(Fe2O3+3CO2Fe+3CO2和CuO+H2Cu+H2O)的探讨,引出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角度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推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分类。
依据教材特点,采纳复习—探讨—归纳和小结的方法。留意引导学生在复习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深化探讨。在探讨的基础上对初中所学的学问进行深化和拓宽,归纳和小结出有关新学问的学习方法。
节成功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在本节教学中,只要求学生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使学生初步了解“双线桥”“单线桥”标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不要引入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氧化剂氧化性强弱、还原剂还原性强弱的推断等。氧化剂、还原剂也最好限于课标教材中出现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要作过多的补充及扩展。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实质
2.氧化剂、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发生的反应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应用。
课时支配
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学问与技能
1.从得氧和失氧的分类标准相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从化合价改变的分类标准相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3.培育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学生的归纳实力、推理实力。
过程与方法
1.重视培育学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实力。
2.培育学生的思维实力。
3.探究与活动,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对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化,使学生形成勇于创新的习惯、培育创新实力。
教学重点
探究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其发展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教学打算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的衣、食、住、行,生物体的产生、发展和消亡,化工生产约50%以上的化学反应等等都涉及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与我们的生活、生命、生产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例如,探讨燃烧中的化学反应、能量改变、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节学问有亲密关系。下面我们就探讨氧化还原反应这一问题。
师: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探讨。请同学们举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板书]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推动新课
师:引导学生思索沟通(学生填写此表)。
引导学生探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否同时发生
CuO+H2Cu+H2O
H2跟O2结合生成H2O的过程称为H2的氧化反应
CuO跟H2反应失去O的过程,称为CuO的还原反应
得氧、失氧的角度
是
Fe2O3+3CO2Fe+3CO2
生:得出以下结论
[板书]依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分类标准:得失氧的状况。
氧化反应: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失去氧的反应。
师:在复习化合价概念的基础上,请分析填写下列表格: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反应前后化合价上升的元素
反应前后化合价降低的元素
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还原反应与化合价升降的关系
是否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
CuO+H2Cu+H2O
2Mg+O22MgO
Fe2O3+3CO2Fe+3CO2
2Al2O34Al+3O2↑
2H2O22H2O+O2↑
Mg+2HCl====MgCl2+H2↑
Mg+2H+====Mg2++H2↑
Fe+CuSO4====Cu+FeSO4
Fe+Cu2+====Cu+Fe2+
师:CuO+H2Cu+H2O
1.在以上反应中,氧化铜发生氧化反应还是还原反应?依据是什么?
2.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从中分析三种元素化合价各有什么改变。
小结初中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学问后,引导学生把氧化还原反应跟化合价改变联系起来。
[合作探究]
2Na+Cl22NaCl
H2+Cl22HCl
这两个反应虽没有氧的得失,但是氧化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