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说课稿岳麓版必修2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教学说课稿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二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10月15日上午第三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
2.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济体制改革的案例,学会运用比较研究方法。
3.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认识到改革开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学习的决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②掌握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影响,分析其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意义。
③通过对经济体制改革过程的梳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
2.教学难点
①理解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如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冲突、改革过程中的利益调整等。
②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反过来作用于经济体制改革。
③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思维,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审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和过程。
2.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关键事件和人物,培养批判性思维。
3.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改革开放初期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体验改革的决策过程。
4.利用多媒体展示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感染力。
5.设置项目导向学习任务,让学生分组研究特定地区的经济体制改革成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展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农村的经济状况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中国农村面临哪些问题?”
学生分享观点后,教师总结:“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体制改革。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四单元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内容。
2.讲授新知(20分钟)
①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教师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经济状况,引导学生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为什么我国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经济体制改革是为了解决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促进经济发展。”
②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教师讲解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村改革、城市改革、企业改革等。
学生跟随教师学习,了解各项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实施过程。
③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
教师列举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如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等。
学生通过学习,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
④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经济体制改革对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反过来作用于经济体制改革。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运用历史思维,从全局和长远的角度审视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方向。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①经济体制改革对农村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
②企业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哪些作用?
③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哪些意义?
学生讨论后,教师邀请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成就和影响。
学生跟随教师总结,加深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解。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以下作业:
①阅读课本相关章节,加深对经济体制改革的了解。
②搜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撰写一篇短文,谈谈你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看法。
③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话题,思考经济体制改革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六、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中国经济改革30年》一书,详细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包括改革的背景、政策、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就。这本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还能让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巨大变化。
《中国农村改革之路》一书,主要讲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改革的历程,包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税费改革、农村金融改革等。这本书有助于学生了解农村改革对农民生活的影响,以及农村改革如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国有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