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165页~169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基本的文言句式,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特点。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重点讲解。
2.点拨法、讨论法、诵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2.认识陶渊明的“理想社会”在当时背景下的现实意义,以及人民希望过安宁、和睦、平等、自由的生活的心愿。
?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
◆重点
1.掌握文章中基本的文言词语,了解常用的文言句式。
2.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难点
1.认识作者在文章中所反映的思想,学习本文的记叙方法。
2.课文中的生字词和文言的句式。
◆疑点
1.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2.桃源人为何“不复出”。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了解陶渊明的生平简介,作品风格和这篇文章的背景。
?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
第l课时教学派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
?
板书设计
?
1.字词
垂髻( )要( )俨然( )邑人( )
阡陌( )骥( )怡然( )
2.行文思路
?
?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
?
练习设计
?
1.试从课文中找出出自本文的成语,并选用其中的三个成语写一段话。
辅导练习提示:要求:(1)语句流畅,围绕一个中心选择材料。(2)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方法。(3)字数100字左右。
?
教法探讨
1.指导学生当场背诵课文,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在扫清语言障碍的基础上多次诵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对“故事”作一定分析,激活学生形象思维,可以轻松地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学生熟练背诵课文。
2.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来探究故事情节,品味陶渊明独具特色的写作风格。同时,重点讲解作者所表达的理想社会的思想意义。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170页~173页。
◆2课时。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对韵文和对句有初步认识。
3.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言简意丰、文笔多变和托的写法。
4.掌握“蕾”、“染”、“植”、“鲜”等词的意义,辨识“之”、“焉”的不同用法。
◆过程与方法
1.布置预习,让学生先大致预习一遍,记下其中的难点,然后进入讲解。
2.诵读法、点拨法、抄读法、问答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导学生了解刘禹锡和周敦颐淡泊自甘,洁身自好的思想。
2.体会作者的抱负和情操。
?
重点难点疑点剖析
?
◆重点
1.让学生反复诵读短文,在诵读中体味文章的意境。
2.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文言常用实词。
3.托物言志的写法和衬托的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难点
1.托物言志的写法。
2.陪衬的运用。
3.正衬和反衬的理解。
◆疑点
1.“铭”和“说”这两种文体的特点。
2.刘禹锡陋室的所在地。
3.莲的形象所象征的意义。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
准备几幅莲花的图片。
◆学生准备
提前预习课文,并在疑难之处作标记。
?
第1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
?
教学步骤
(第1课时)
?
?
板书设计
?
1.字词
陋馨 鸿儒 白丁 金经 牍 何陋之有
2.行文思路
第2课时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步骤
(第2课时)
?
?
板书设计
?
1.字词
蕃 李唐 濯 清涟 不蔓不枝 亭亭净植 亵玩 隐逸
2.行文思路
教法探讨
?
1.关于诵读方法,教师不能只讲要领,还要作示范诵读,必要时可以领读。
2.指导背诵时,《陋室铭》可先要求学生找出韵脚,韵脚要读得清晰、响亮。
3.指导诵读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教师也应提出一些有关课文的问题,让学生作答或共同探讨,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
?
参考资料
?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彭城(今江苏徐州)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他的散文清新活泼,富有情趣。
铭,原意是刻,成语有刻骨铭心。后来引申成为一种文体,或歌颂赞美,或有所警诫,常是韵文。
?
核舟记·教学设计
?
教学内容
?
教科书174页~177页。
◆课时安排
2课时。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并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和默写重点段落。
2.借助工具书与注释,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能比较准确地说出课文重点段落的意思。
3.理解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