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2T 3456-2023 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CCSB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3456—2023
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factoryproductiontechnologyofPholiotanameko
2023-02-27发布2023-03-27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发布
I
DB22/T3456—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市汇丰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广耀、李雪、李盛旻、于汇。
1
DB22/T3456—2023
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滑子蘑[Pholiotanameko]工厂化生产的程序,规定了生产环境条件、厂区设置、投入品选择、生产与管理、包装储运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滑子蘑工厂化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贮运图示标志
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12728-2006食用菌术语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NY/T2798.5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规范第5部分:食用菌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200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菌种culture
生长在适宜培养基上具有结实性的菌丝培养物,包括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来源:GB/T12728-2006,2.5.6]
3.2
液体菌种liquidspawn培养基为液体状态的菌种。
[来源:GB/T12728-2006,2.5.30]
4滑子蘑生产工厂化生产流程
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如图1所示。
2
DB22/T3456—2023
培养料配制(见8.1)
培养料配制(见8.1)
装袋(见8.2)
灭菌(见8.3)
冷却(见8.4)业
接种(见8.5)
业
发菌培养(见8.6)亚
开口催菇(见8.7)
出菇管理(见8.8)
V
采收(见8.9)
环境条件(见5)
厂区设置(见6)
投入品选择(见7)
生产与管理(见8)
包装储运(见9)
记录与档案(见10)
图1滑子蘑工厂化生产技术流程图
5环境条件
应在畜禽养殖区上风口,距农作物栽培区等污染源50m以上,并符合NY/T2798.5的要求。
6厂区设置
6.1厂房要求
以彩钢结构为宜,水泥地面。根据生产规模、栽培模式以及不同功能区等要求建设相配套的厂房,分为原料库,拌料、装袋车间,灭菌车间,菌种生产车间,冷却、接种车间,培养区、出菇区、包装车间、冷藏冷库、废菌料处理区等功能区,并配备相应的设备设施。
6.2原料区
便于车辆进出,处于厂区下风口或相对独立的场所,区内设有仓库与堆料场,区域大小与生产规模相适应,应储存90d用量的原料。日产1万袋的规模,面积150m2~250m2。
6.3装袋区
靠近原料区,便于原料输送。区内设有拌料与装袋两个车间,拌料区建筑面积100m2~150m2,装袋区建筑面积100m2~150m2。
3
DB22/T3456—2023
6.4灭菌区
紧靠装袋区,有灭菌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筑面积200m2。
6.5菌种生产区
靠近接种区,设置菌种生产车间。日产1万袋的规模,液体菌种车间建筑面积150m2。
6.6接种区
6.6.1应配备相应的温控、湿控、空气净化、消毒等设备设施,建筑面积200m2~300m2,分为缓冲室、冷却室、待接种室、接种室。
6.6.2缓冲室、冷却室的净化等级应达到万级,制冷机要求培养基12h内降温到15℃,待接种室的净化等级应达到千级,层流罩下接种区域的净化程度应达到无菌状态。
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