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T 2308-2013 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docx
ICS65.150B52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
DB37/T2308—2013
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2013-04-01发布2013-05-01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I
DB37/T2308—201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渔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淡水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兰明、曹振杰、王俊鹏、董文、董俊、刘强、孙玉旋。
1
DB37/T2308—2013
中华鳖工厂化养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Triomyxsinensis)工厂化养殖的环境条件、养殖设施、放养、管理、病害防治、收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鳖工厂化养殖。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66无公害食品龟鳖
NY/T5067无公害食品中华鳖养殖技术规范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0004-2006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SC/TSC/TSC/T
1010
1047
9101
中华鳖池塘养殖技术规范中华鳖配合饲料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环境条件
3.1场地选择
水质稳定,水源充足。通讯、交通运输方便,电力充足。应符合SC/T0004中4.1.1的要求。3.2水质
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要求,养殖用水符合NY5051的要求。
4养殖设施
4.1进排水系统
进水应有泵房、蓄水池、预热调温池、供水管道等;排水应有排水渠道,排水口远离进水口。4.2充气设施
采用鼓风机通过气泡石或微孔管道充气增氧。
2
DB37/T2308—2013
4.3控温设施
冬季可采用锅炉升温,也可利用电热、地热、太阳能等进行升温。夏季可采用深井水降低水温。4.4养殖车间
养殖池为室内水泥池,单池面积一般为50m2,池深0.8m~1.0m,圆形、方形均可,池底排水顺畅,以长方形为宜。
4.5配套设施
中华鳖工厂化养殖需配备小型发电机组、水质和生物检测设备、通讯设备、生活设施等。
5放养
5.1苗种来源
天然苗种、自繁自育、原良种场提供的苗种、具有苗种生产许可证场家生产的苗种,且应经过检验检疫合格方可使用。
5.2质量要求
放养的幼鳖个体规格均匀,应符合NY5066的要求。5.3消毒
5.3.1浸池与消毒
新建水泥池应经过15d以上的浸泡;使用过的池塘也应浸泡3d~5d。经刷洗后用漂白粉(有效氯含量30%)15g/m3~30g/m3消毒。
5.3.2幼鳖消毒
按SC/T1010的要求。5.4放养密度
放50g~100g的幼鳖10只/m2~15只/m2,生长至200g~250g时,适时调池,以3只/m2~5只/m2为宜。
5.5水温
水温应控制在28℃~32℃,最适水温30℃±1℃,每日内水温变幅不应超过3℃。5.6放养方法
放养时将装有消毒幼鳖的容器轻轻放入水中,让鳖自行爬入。
6管理
6.1投喂
3
DB37/T2308—2013
6.1.1饲料种类
应投喂专用商品配合饲料和自制配合饲料,并符合NY5072和SC/T1047的要求。可辅助无毒、无污染的鲜活饵料。
6.1.2投喂方法
将配合饲料加水做成团状,放在饲料台上,经常加鲜活饵料,将鲜活饵料搅碎,拌入配合饲料中。6.1.3投喂时间
每天投喂两次,上午9:00和下午4:00左右。6.1.4投饲量
日投饲量(干重)为鳖体重的3%~5%。投饲量的多少应根据鳖的摄食强度进行调整,所投的量应控制在2h内吃完。
6.2日常管理
6.2.1水质调控
用换水和加水方法使透明度不低于25cm,使池水溶氧不低于4mg/L,pH值保持在7.0~8.5。6.2.2换水
每天换水1次,每次换水20cm。养殖尾水的排放经处理后应符合SC/T9101的要求。6.2.3洗池
调池前进行洗池,将鳖转入备用池,对原池用冷水充分冲掉污物,而后注入5cm~10cm清水,用漂白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