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东西的学问(第二课时)》教案.docx
《买东西的学问(第二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了解文明购物的行为和语言,养成良好的文明购物习惯。
能够在生活中做文明的小顾客。二、教学重点
知道文明购物的行为和语言,养成良好的购物习惯。三、教学内容
本课内容选自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聪明的消费者》第4课《买东西的学问》第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环节一:复习上节课所学的购物常识,引出新的学习内容。
谈话:同学们,大家好!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购物小常识,你们还记得吗?
听儿歌:让我们通过一首儿歌回忆一下吧。
看来生活中学会购物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技能,但我们既要掌握一些购物的方法,还要注重购物的文明礼仪。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购物常识的内容,引出新的学习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环节二:了解身边不文明购物的现象,能判断对与错。1.判断:
请同学们说一说,当你遇到以下这些行为时,你认为他们做的对吗,为什么?
如果你看到这些行为,你的感觉是什么,你想说些什么呢?
小结: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觉得他们做的不正确,我们在购物时不能为了自己方便,对自己有利,就无约束、无节制地乱拆、乱丢、乱捏商品,这些都是不文明的购物行为。
其他不文明购物行为:
请你看看在购物时还有过哪些不文明的现象,看到这些现象你有什么感受?
找一找:
超市里顾客的不文明行为还有很多,这些行为不仅给超市带来麻烦和损失,而且也给其他顾客带来不便。
小结:超市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购物场所,但面对这么多不文明现象,甚至有些已经习以为常,这就需要我们好好反省一下了。只有买卖双方共同遵守相应的购物规则,杜绝不文明的现象,才能营造文明和谐的购物环境。
希望大家能提高自律意识,做文明消费者,在购物时多一些自觉,主动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文明购物的习惯。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辨识身边不文明的购物行为,引导学生分析购物过程中的不文明行为发生的原因及带来的问题。
(三)环节三: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知道怎样做文明小顾客。
虽然我们知道了在购物过程中要讲文明,但在购物时难免还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就让我们思考并讨论一下,当你遇到这些问题时,你应该怎样解决呢?
案例分析一:刘晓明买文明盒
读一读:呈现案例
你同意他的做法和观点吗,为什么?
售货员的工作:小青讲述妈妈的工作。
听了小青讲述妈妈的工作,同学们都觉得售货员的服务热情、周到有耐心,还非常辛苦。
身边的售货员:
举例:不同售货员的服务。
小结:看到我们身边的这些售货员,同学们都感觉售货员的工作非常辛苦,他们默默的付出,处处为顾客着想,就是为让顾客感到满意,快乐购物。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位售货员。
怎样对待售货员:
怎样做才算是尊重售货员呢?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理解、体谅、尊重售货员就是文明小顾客的具体表现,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
听听售货员们怎么说。
同学们,正如大家所说,我们在购物时,买卖双方都要诚信相待。出现问题大家要换位思考,平心静气才能解决问题。相信刘晓明一定会买到可心的文具盒。
案例分析二:张瑞买书
读一读:呈现案例
收银员的工作:
小兰进行了一个小调查。看了这张工作时间表,同学们你们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小结:是啊,同学们看到了收银员的工作有多辛苦,所以我们在购物时,要耐心排队,体谅一下收银员,尊重他们的工作,如果真有急事,大家互相谦让,这才是文明有礼的表现。
案例分析三:李璐买衣服
读一读:呈现案例
议一议:
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想?
听听工作人员怎么说。
遵守其他店规:
同学们,除了要遵守商场的营业时间,你知道购物场所还有哪些规定吗?这些规定都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只有自觉遵守,才能真正成为一名讲文明的
小顾客。
过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网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又普遍的消费方式。不用奔波劳累,议价方便快捷,从图书到服装,从食品到文具,从汽车到房产,顾客可以随时随地挑选到称心如意的商品。
今天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电视、手机、直播间里任意挑选并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非常方便快捷。你在网络上购买过商品吗?感觉如何?
案例分析四:网购18件衣服要求无理由退货
读一读:呈现案例
说一说:同学们听了这则案例,你是如何看待这件事情的,说说你的想法。
同学们说的有道理,这是一个爱占小便宜,存在侥幸心理的顾客,“不满意可退货”本是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却被她钻了空子。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这样做吗?相信大家一定不会像这个人一样,因为只有买卖双方共同讲诚信,才能给广大消费者建立一个美好的网购环境。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与交流,让学生明确文明购物的行为与言语,知道如何正确处理购物中遇到的问题。在分析过程中,感悟做文明顾客就要尊重售货人员,遵守商店规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