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杂技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docx
一看杂技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五四学制)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一看杂技表内乘法(一)第3课时》是青岛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的内容,属于表内乘法教学的第三课时。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需求。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并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②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乘法计算中的规律,如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等。
2.教学难点
①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②在实际操作中,能够正确地应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与互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讲解乘法原理,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运用。
2.设计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如乘法表,进行乘法计算练习,培养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乘法变化的规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运算。
4.设计游戏化的教学环节,如“乘法接力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情境创设:播放一段关于杂技表演的视频,引出杂技表演中需要用到数学知识,如平衡、角度、速度等。
2.提出问题:同学们,刚才的杂技表演中,你们看到了哪些数学知识?它们是如何在表演中应用的?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表内乘法,看看这些数学知识是如何在乘法中发挥作用的。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讲解乘法原理:通过图片、实物演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理解乘法的概念和意义。
2.介绍乘法口诀:讲解乘法口诀的来源、意义和运用,引导学生背诵并熟练掌握。
3.示例讲解:展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步骤,强调先乘个位数,再乘十位数,最后将结果相加。
4.互动环节:提问学生乘法口诀的来历,引导学生思考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题目:发放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
2.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答案,交流解题思路。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强调计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学生:刚才的练习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2.学生分享: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经验,鼓励其他同学学习。
3.教师总结:对学生的分享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口诀在计算中的重要性。
(五)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顾客、服务员、收银员等,进行模拟购物场景,运用乘法计算价格。
2.游戏环节:设计“乘法接力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轮流进行乘法计算,最快完成的小组获胜。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教师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反思: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3.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时间:45分钟
备注:本教案设计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为目标,注重学生参与、互动和实践操作,力求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介绍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烹饪时的食材配比等。
-乘法的历史与文化:探讨乘法在数学发展史上的地位,以及不同文化中乘法运算的演变。
-乘法与几何:介绍乘法与几何图形面积、体积计算的关系,如矩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乘法与代数:简要介绍乘法在代数中的基础作用,如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乘法与计算机科学:探讨乘法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如算法设计、编程等。
2.拓展建议: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乘法应用,如购物时的价格计算、食谱中的食材配比等,让孩子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乘法。
-鼓励学生阅读有关乘法历史的书籍或资料,了解乘法在数学发展史上的重要性。
-利用几何图形,如矩形、正方形,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