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docx
《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说课稿)全国通用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设计意图
本节课以《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为主题,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志愿服务精神。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和作用,掌握基本的图书馆服务流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通过参观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历史与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关爱他人,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此外,本节课还旨在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设计志愿服务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意义和目的,认识到志愿服务对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②掌握基本的图书馆服务流程,包括图书检索、借阅、归还等操作。
2.教学难点,
①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激发他们对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兴趣。
②在实际操作中,指导学生如何高效地完成志愿服务任务,如如何引导读者、解答疑问等。
③帮助学生克服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沟通障碍、时间管理等问题。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介绍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功能和服务内容,为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框架。
2.案例分析法:选取真实的图书馆志愿服务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志愿服务过程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法。
3.实践操作法:组织学生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或视频展示图书馆的历史图片和现代化设施,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库进行自主学习,提高信息检索和利用能力。
3.社会实践: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亲身感受图书馆的氛围和服务,增强学习体验。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公共图书馆的短片,展示图书馆的环境、藏书和读者活动。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图书馆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激发他们对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的兴趣。
3.引导学生分享:请学生谈谈自己对于图书馆的认识和印象,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
讲授新课(15分钟)
1.公共图书馆概述:介绍公共图书馆的历史、功能、服务对象等基本知识。
2.图书馆志愿服务:讲解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意义、类型、内容和要求。
3.志愿服务流程:详细介绍图书检索、借阅、归还等基本服务流程。
巩固练习(10分钟)
1.练习环节:让学生模拟图书馆服务流程,如帮助读者查找图书、解答疑问等。
2.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环节:针对讲授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图书馆志愿服务有哪些类型?”、“如何提高志愿服务的质量?”等。
2.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创设情境:模拟图书馆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如志愿者、读者等。
2.互动讨论:引导学生针对模拟场景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如如何提高志愿服务效率、如何处理读者投诉等。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评价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情景模拟:设计一个图书馆志愿服务的情景,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如志愿者、读者、管理员等。
2.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发挥创意,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引导读者、如何处理图书丢失等。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和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回顾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如公共图书馆概述、图书馆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流程等。
2.总结提升:强调图书馆志愿服务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3.布置作业:布置与公共图书馆志愿服务相关的作业,如调查当地图书馆的服务情况、撰写一篇关于图书馆志愿服务的短文等。
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书馆发展史:介绍图书馆从古代到现代的发展历程,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图书馆建筑风格、藏书特色等。
-图书馆分类法:讲解图书馆的分类体系,如DeweyDecimalClassification(DDC)和LibraryofCongressClassification(LCC),以及如何使用分类法查找图书。
-图书馆服务项目:介绍图书馆提供的各种服务,如借阅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数字资源服务等。
-图书馆文化活动:列举图书馆举办的文化活动,如读书会、作家讲座、艺术展览等。
-图书馆志愿服务案例:收集和分析国内外图书馆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