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 4 古诗三首 山行》公开课教案_6.pdf

发布:2025-03-21约2.81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公开课教案_6--第1页

山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诗句中“远上”、

“斜”、“生处”、“坐”、“爱”、“于”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3、通过对诗句的诵读感悟,体会诗中描绘的浓浓秋色和诗人抒发的

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并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

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描绘的秋色和诗人抒发

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设计思路: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教师肯定学

生所说)因为有了春、夏、秋、冬,所以我们看到了一个奇妙、美

丽的大自然。但是秋天,是一个多姿多彩的季节,收获的季节。

(欣赏秋景图片后说说你眼中的秋天。)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一首描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山行》)。

2、释题:在山上行走。

3、简介作者: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

安)人。有《樊川文集》。与李商隐齐名,称“小李杜”。杜牧诗在

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二、尝试学习、读诗明意。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读,读到琅琅上口为止。2、请生朗读,互相评价。3、四

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

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公开课教案_6--第1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公开课教案_6--第2页

(二)扶“”学第一句。

1、先运用不同手段突破“远上”、“斜”、“寒山”这三个难懂词的意

思。(“远上”:用“联系实际,展开想象”法。“斜”:用“简笔画演示”

法。“寒山”:用学生“介绍”法。)

2、指导学生串讲句意。注意调整说话顺序。

3、总结学习方法:“先解字词,再串句意。”

(三)“半扶半放”学第二句。

1、指导学生看图启发想象,出示训练:“几户人家在白云______的

地方”来突破“生处”这个难点。并结合讲解“生处”的写法。

2、让学生试着自己串讲句意,教师点拨纠正。

(四)“放手”自学三、四句。

(五)以画为媒,加深理解。

(1)《山行》中的杜牧,他悠然自得地背着双手,在欣赏着山中的

哪些景色?我们读读古诗,看看诗中有没有这些景色,如果有就做

一下标记。

(2)结合我们刚刚看到的景色,选一选“径”“斜”在句子中的意思。

(3)结合插图,你能试着说说全诗的意思吗?

三、品味想象,欣赏意境。

1、让学生通读全诗,说说哪些词语用得好。这些词让你想到一个怎

样的画面?(提供“像、简直”等词帮助学生描述。)

2、引导想象:此时,你也来到了寒山脚下,枫树林中,你看到了哪

些美丽的景物?你有什么感想?

3、播放课件感受枫林的绚丽指导读好后两行。

四、诵读诗句,体验美感。

设计意图:古诗的教学除了理解诗句的意思之外,还应知道学生通

过诵读进入诗中意境从而领悟诗人的感情。学生—般都能进行正确

地朗读,但往往读不出意境,读不出美感。如何使学生“读得美”,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公开课教案_6--第2页

新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二单元4古诗三首山行》公开课教案_6--第3页

且“美读得其法”呢?我这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