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4-05-13约1.04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霜霉病监测预警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酿酒葡萄霜霉病监测预警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病害调查方法、监测预警资料的收集、

统计和汇报等。

本文件适用于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酿酒葡萄霜霉病病情调查和测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DB64/T1024葡萄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病害监测预警(Diseasemonitoringandearlywarning)

根据植物病害流行规律,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病害分布扩散和为害趋势的综合性科学技术。

3.2

幼果园(Youngorchard)

贺兰山东麓产区,树龄在7年以下的葡萄园。

3.3

盛果园(Orchardwithahighyield)

贺兰山东麓产区,树龄在7年~15年之间的葡萄园。

3.4

老果园(Oldorchard)

贺兰山东麓产区,树龄在15年以上的葡萄园。

3.5

油斑期(Oilspotstage)

多见于葡萄霜霉病的初次侵染时期,葡萄下部叶片零星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黄色退绿斑,叶

片背面尚未见霉层出现的时期。

3.6

病害严重度(diseaseseverity)

表示植株或器官的罹病面积,即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率。

3.7

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Areaunderthediseaseprogressioncurve,AUDPC)

是霜霉病流行期,每天感染百分比累加所得的值,AUDPC值越高表明品种的感病性越强,反之则表

明品种的抗病性越强。其计算公式,按式(1)计算:

AUDPC(X+X)/2(T−T)(1)

i+1ii+1i

式中:AUDPC—病害发展曲线下面积,这一参数能够有效描述病情发展累积情况;n—总调查次数;

Xi—第i次调查的严重度;Ti—为第i次调查的天数。

3.8

最佳防治时期预警(Earlywarningduringthebestcontrolperiod)

根据气候因子、菌量等预测病原菌集中侵染的时期,以确定喷施杀菌剂适宜时机,这种预警称为最

佳防治时期预警。

3.9

分子病情指数(molecular—detecteddiseaseindex,MDI)

分子病情指数(MDI)的概念,即病原菌DNA浓度(pg)与寄主植物DNA浓度(ng)的比值,用于衡

量病害潜伏期菌量。

3.10

病情指数(diseaseindex,DI)

病情指数(DI)是全面考虑发病率与严重度的综合指标。计算公式有两种:当严重度用分级代表值

表示时,病情指数=100×∑(各级病叶数×各级代表值)/(调查总叶数×最高级代表值);当严重度用百分率

表示时,病情指数=普遍率×严重度×100

4病害调查方法

4.1孢子捕捉

使用孢子捕捉仪进行孢子捕捉。选择地块相对平整,树龄7~8年,架型不限,且易发病或种植感病

葡萄品种的果园1块,安装孢子捕捉仪。监测果园地块面积要求大于20亩以上,根据葡萄地行数平均,

自西向东,沿对角线方向,分别安装3台仪器。每台仪器放置时,距葡萄叶幕0.2m,吸风口距地面高度

0.5m。每年春季日均温超过15℃时开始捕捉,至霜霉病停止发病时结束,一般在6月中旬至9月下旬。

每3d调换涂有白凡士林的玻片,在18mm×18mm盖玻片范围内,用10×40倍镜头镜检观察孢子数,每玻片查

3~5个视野,计算每视野平均孢子数,将结果记录附录表A.1,同时记录天气情况。

4.2定点系统调查

葡萄展叶后,即开始定园,定点、定期调查,直至秋季葡萄落叶结束。一般从4月下旬至10月下旬,

每7d~10d调查1次。若遇到降雨频繁、果园枝叶郁闭或地势低洼等条件时,可适当增加调查天数,每3d~

5d调查1次。选择上年或常年发病重的果园,且面积在10亩以上的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各1块,每块

园按5点取样各固定5个新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