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秋天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docx

发布:2025-02-09约2.8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1秋天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表格式)

教学设计

使用教材版本部编版

课题《秋天》

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

本课时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是一篇写景散文,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学习者分析

学生刚学完拼音,《秋天》这篇课文是他们接触长篇文字的第一篇,也是认识自然段的开始。要从简洁明朗的文字间感受秋天的美景,还要感受文字的魅力,努力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但是孩子们的阅读量有限,识字量不多,需要借助拼音减少孩子们的为难情绪。

学习目标确定

1.认识本课“秋、气等10个字,会写“了、子”2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背诵第一自然段。3.认识自然段,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学习重点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并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认识自然段,读准一的不同读音。

教学准备

教学PPT,板贴,生字卡片

学习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谈话引导孩子说说喜欢的季节,并以此引出秋天的美好。积极发言,并表达自己喜欢的季节有何特点。从生活情境中,让孩子谈谈对四季的喜爱并激发孩子们的表达欲望,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整体感知1、教师示范读课文,2、认识自然段,多媒体展示。3、请同学们跟老师读,并想一想课文中都有哪些秋天的景物?4、齐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多次出现一个数字,它是谁呢?明确读音5、老师把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和字单独摘出来,再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5、认识偏旁:通过“树叶“这个词语认识木字旁和口字旁。6、巩固练习:游戏,摘叶子,1、学生注意听不认识的字的读音。2、学生标出自然段。3、学生通读全文,圈画树、天空、大雁。4、一片片,一群,一会儿,“一”字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认识自然段,并读书课文,随文识字。

熟读成诵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请学生范读,注意轻声:凉了,黄了,叶子2、师生合作读,读准轻声,读出韵味。3、填空游戏()凉了,()黄了,一片片()从树上落下来。天气(),树叶(),()叶子()落下来。学生跟读轻声,读准字音。填词游戏,巩固背诵学生学习第一自然段,跟读,并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认识生字并能通过填空背诵课文。

学习生字1、引导学生分享识字方法2、引导学生观察字形(1)认识新笔画:横撇,书空。(2)观察起笔,落笔,关键笔画和压线笔画。3、书空,明确笔画顺序。4、描红必须完全重合。5、书写卷面整洁。6、展示,评价同学们观察“了和“子”,并明确了比子少一横。通过具体的识字教学流程让学生熟记生字,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探寻了秋天的凉爽的天气,飘落的树叶,下节课我们再共同探讨秋天的天空和南飞的大雁。课后收集落叶,并制作贴画。为了让学生从生活中观察大自然,并记录下美好发现,增强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板书设计

课题:秋天大树:树叶中展现生字田字格生字教学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引导同学们课后用发现美的眼睛,在生活中收集落叶,并用落叶创作一幅贴画。

教学反思与改进

《秋天》教学反思《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文有三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爱之情。教学重点为认识“秋气”等10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子旁、人字头3个偏旁;会写“了子”等4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一字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认识自然段。上完课后,教学效果感觉良好,也有许多的感受、体会。一、教学效果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先引导学生识字、写字。渗透多种识字方法,降低难度,如:熟字加一加、熟字组新词。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充分交流,力求做到一字多法,一法多用。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